五经辨讹
五卷。清吕治平(生卒年不详)撰。号愚庵,海宁(今浙江海宁)人。顺治中岁贡生,官德清县教谕。此书考论五经疑义,皆就坊本有传写之讹及注释之讹者,一一辨驳其是非,至于经文之旨,并不见阐发,不过为科举作文之用,对经学研究并无参考价值。书前有评阅十二条及康熙三十年郑端、康熙三十三年杨雍达二序,对此书赞誉言过其实。
五卷。清吕治平(生卒年不详)撰。号愚庵,海宁(今浙江海宁)人。顺治中岁贡生,官德清县教谕。此书考论五经疑义,皆就坊本有传写之讹及注释之讹者,一一辨驳其是非,至于经文之旨,并不见阐发,不过为科举作文之用,对经学研究并无参考价值。书前有评阅十二条及康熙三十年郑端、康熙三十三年杨雍达二序,对此书赞誉言过其实。
六卷。清凌介禧撰。凌介禧,原名杏洙,字少茗,吴兴人。素有文行,究心于水学。条议水利数万言,为救荒之策。光绪九年(1883)春夏间,霪霖为灾,凌介禧与王凤生溯源讨委,遍阅杭嘉湖水道,斟酌事宜,而辑成此书
一卷。原本题明郑澹泉先生编注,海宁祝逢源校。澹泉为明郑晓的别号,郑晓字窒甫,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后,于隆庆初年赠太子少保,谥端简。主要著作有《尚书考》、《禹贡说》、《禹贡图说》等
不分卷。泰西莫家珍(生卒年不详)撰。莫家珍国籍未详,仅知为外国人,女医士,曾在山东行医。此书前半部分为译文,后半部分为原文。原文有子目而无章节,译文分为十二章。内容为论述微生物之学说。书前有莫家珍自序
一百三十一卷。清王念孙、王引之撰。王念孙生平在《广雅疏证》中、王引之生平在《经义述闻》都已著录。是编汇辑王氏父子著作四种,有王念孙《读书杂志》十种八十二卷,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
四卷。清张先岳撰。张先岳字北拱,晋江(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又名《历代名吏传》,主要从正史中辑录历代循吏良吏事迹,按年代先后编排而成,偶有录自他书者。传后有论断,亦多循旧传,而无新意。
一卷,清俞樾撰。卦气直日之说西汉即有之,其义存于《纬书》之中。但《纬书》语义艰难,文字讹夺,令人不可卒读。俞氏着此书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考辨。其书第一考四正卦,第二考十二辟卦,第三考六十四卦次序,第四考公
二十九卷。旧本题宋王状元撰,而不著其名。八诗者,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之诗。六帖即白居易六帖之名。其书分类猥琐,摘句割裂。如标“悬高名”三字为题,注曰,安知天汉上,白日
四卷。宋傅崧卿(生卒年不详)撰。崧卿字子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擢甲科,累官给事中,考功员外郎。《夏小正》本为《大戴礼记》篇目,从《隋书·经籍志》开始,《夏小正》别出一卷于《大戴礼记》之外,并注为戴
三十四卷。明陈昌积(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陈昌积,字不详,号两湖,泰和(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陈昌积所写诗文,才调富有,驰骤自喜。著有《松
十卷。清朱廷梅修,孙振宗纂。朱廷梅,字和臣,曾任霸州知州。孙振宗,贡生。霸州旧有嘉靖、万历诸志,皆散失。朱廷梅任霸州知州后,即重新纂修。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为:舆地、典祀、建置、学校、武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