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礼服通释

仪礼礼服通释

六卷。清凌曙(1775-1829)撰。凌曙字晓楼,一字子升,江苏江都(今江苏省中部)人。监生,博览载籍,兼工文词,治经传不为俗学。初为香作佣役,后师事沈钦韩、刘逢禄等,旋充塾师,后入京为阮元校辑《经郛》,得见群书。以为《春秋》之义存于《公羊》,而《公羊》之说传自董仲舒。著有《四书典故檄》六卷、《公羊礼疏》十一卷、《公羊礼说》一卷、《礼论》百篇和是书等。此书的前面有凌曙所作的序,序的大义是:徐氏乾学读礼通考,综核数千年之言,汇成一百二十卷,制度典章,灿然大备,使读者对于沿革之际了然于胸,只是持论稍微有所偏颇,不能谨慎地选择,往往择取后世之臆说而驳斥先儒之传注,这是其短处所在。现在将其《丧期》二十九卷,删减为六卷,仍然以礼服为经而传说群说为纬,对那些合于经传者加以保存,使治礼之士,有所依据,而不被新奇可喜之议所困惑。(末题“道光元年十有二月八日江都凌曙撰”)是书卷一,自斩衰章子为父斩衰三年,至齐衰三年章母为长子齐衰三年;卷二,自齐衰期章,父在为母齐衰杖期,至公妾以及士妾为其父母齐衰不杖期;卷三,自齐衰三月章,寄公为所寓齐衰三月,至正大功章,君为姑姊妹女子子嫁于国君者,大功九月;卷四,自繐章诸侯之大夫为天子繐衰裳牡麻绖,既葬除之者,至正小功章,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五月;卷五,自缌麻章族曾祖父母一节,至从父昆弟之子之长,殇一节;卷六,自记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一节,至改葬缌皆载。《读礼通考》所引《丧服》传记群说,而以礼服为经,所删者皆凌氏认为与经传不相同者。胡氏《正义》引凌曙驳缌麻章长敖氏言长殇中殇等四句为经之脱文,及程瑶田以为此四句为经之说,而是书无之。但于经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齐衰不杖期报下,引用欧阳修濮议,而不用汉师丹定陶共王议,劾董宏奏及定陶共皇谥号已经前定不能再次改议,并魏明帝继正统者不能顾私亲诏,似乎是书认为欧议为正确。例如,说“本之于至仁,即不可绝其天性,绝人道而灭天性,此不仁者之或不为。”按:欧议这几句话,就是明世宗尊崇兴献之根本,乾隆濮议辨,虽然也采用欧议不没父母之名,但是,限制极其严格,足以挽后汉考妣称皇称后之弊病。是书对于所保留及所删除者,都没有去取断语,未免过分简略,或者详载于所著礼论中,否则,很容易滋人疑论。此书有光绪刊本。

猜你喜欢

  • 清秘藏

    二卷。明张应文(生卒年不详)撰,其子张谦德润色之。张应文,字茂实,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号彝甫,又号被褐先生,明万历监生。因科场失意,乃转志于书画、菊兰。张应文博综古今,与王世贞相善,后自家乡徙居

  • 性理群书句解

    二十三卷。南宋熊节(生卒年不详)编,熊刚大(生卒年不详)注。熊节字端操,建阳(今属福建)人,官至通直郎,知闽清具事。熊刚大亦建阳人,受业于蔡渊、黄干。为朱熹的再传弟子,嘉定进士,掌建安书院朱文公诸贤从

  • 论语温知录

    二卷。清崔纪撰。崔纪详《成均课讲周易》条。这是崔纪读《论语》之笔记,在崔任湖北巡抚时汇集成书。每章总论《论语》之宏旨,力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说。

  • 广雅堂四种

    十五卷。清张之洞(详见《书目答问》)撰。四种为《广雅堂骈体文》二卷补遗一卷、《广雅堂散体文》二卷附录一卷、《广雅堂杂著》四卷、《广雅堂论金石札》五卷。上述著作均为张之洞去世后,他人辑理编次。其中《广雅

  • 檀几丛书录要

    七种,七卷。清何思钧编辑。何思钧字双溪,灵石(今山西省灵石县)人,主要活动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本丛书摘出王晫、张潮《檀几丛书》中有关教训子弟修身劝学诸书,汇为一集,共七种:清姚廷杰《教孝

  • 金正希年谱

    ①一卷。清程锡类编。锡类字不匮,明清之际安徽休宁人,系谱主门人。谱主金声(1598-1645),字正希,号赤壁,安徽休宁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授庶吉士,后告病归。南明弘光时任命为左佥都御史,

  • 李徵伯存稿

    十三卷。明李兆先(1465?-1514?)撰。李兆先,字徵伯,湖南茶陵人。大学士东阳之子。以荫为国子生,年二十七而卒。《怀麓堂诗话》曾载兆先论诗之语。李东阳所作兆先志文,悼惜特甚。沈周《客座新闻》乃载

  • 西征记

    一卷。宋卢襄撰。卢襄,字赞元,衢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卢襄赴京春试时记行之作,《四库提要》考证其当作于哲宗时。所记之事均无所考据,又杂载诗歌,颇近传奇小说之流。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 世玉集选

    二卷。明孙楩编。生卒不详。孙楩,字汝良,江西丰城人。孙氏在丰城为望族,世有闻人。是集为孙氏家族诗文选。收录其先世诗文,自明初国子监博士孙贞,讫嘉靖中泰州(今江苏扬州)知州孙樾,凡二十四人。上卷为诗、词

  • 易象会旨

    一卷。此书见于《四库总目》存目,由清浙江巡抚采进。旧本题曰“延伯生述”,不著名氏。前有万历三十七年(1609)熊惟学《序》,提到作者是“临川文台吴君”,也不著其名。据四库馆臣考证:熊惟学于隆庆五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