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何氏学

何氏学

二卷。何治运(1775-1821)撰。治运字郊海,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学者。乾隆丙子(一说嘉庆丁卯)举人,大挑教谕。平生洽闻强识,嗜笃汉学。阮元督粤时,曾聘他纂修《广东通志》。后游浙中,巡抚陈若霖刊刻他所著经解及论辨文字四卷,名为《何氏学》。与陈寿祺友善,及卒,寿祺称无与为质,不获以辅成其学。其他所著尚有《公羊精义》、《论语解诂》、《孟子通义》、《周书后定》、《传子后定》、《太玄经补注》、《纂文捃逸》、《东越志》、《姓苑钩沉》等。本书原为四卷,前二卷是经说,后二卷为杂著,这里是前二卷。治运之学,深于《说文》。如《读易》条内,认为“夕惕若夤”,乃是古文,改“夤”作“厉”的,就是今文。《说文》:“夤,敬惕也”,因此文言说“惕”,已包括“夤”在其中。但作“夤”上可与“田人乾”叶韵,下可与“渊天人”叶韵,如果作“厉”,就无韵了。这可以纠正王引之《经义述闻》之错。《读说文》条内有“读若破之”,根据《说文》:“,败瓦也,从瓦反声”,认为“破”当作“破”。可纠正钱氏《说文答问》“”作“”、段氏《说文解字注》“”作“放”之错。再加上《杂著》中《书段氏〈说文解字注〉后二篇》所论“昏”字、“笑”字、“奂”字及《书钮氏〈说文新附考〉后》所举、琛、茗、呀、透、闹、鸭、剜、筠、篙、倜、袄、觌、嵌、屿、悱、恳、惹、瀛、潺、淼、霎、鳐、妲、琵、琶、瓷、蜢、鳌、坳、塔、钏、酩、酊、件、借、峰、等字,都援证确当,可以订正段、钮两家的疏谬。其以籀文论证石鼓,称不必指作哪一王之时,又认为石鼓中“六、马”二字,宋本剥蚀中似作“”字,与第九鼓“”字下面一字相同,那么作“六、马”之处就错了。天一阁本依别本割一“六”字补入,痕迹可寻。此说未经人道。他所考证,多有此类。只是《读尚书》诸条,张扬梅、阎之声势,所见多偏。有嘉庆间爱日轩刊本。

猜你喜欢

  • 嘉定县续志

    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范钟湘、陈传德修,金念祖、黄世祚纂。陈传德,民国间任嘉定县县长。金念祖,字聿修,邑人。清光绪十四年举人,官国史馆誊录、议叙、知县。此志承光绪志而续修,其意旨盖网罗光、宣两朝

  • 增修欧氏几何

    五卷,附四卷。清曹汝英(生卒年不详)撰。曹汝英,字粲三,广东番禺(今番禹)人。著有《直方大斋数学上编》十四卷(1903),《直方大斋数学上编附卷》二卷(1904),《直方大斋数学中编》四卷(1907)

  • 陆张合刻三种

    九卷。清张道淙编。生卒年未详。道淙字未斋,常熟之能诗者。常熟张文镔、陆典,同为清初诸生,其交莫逆,同有诗名。典字敕先,别号庵。文镔序其集云:“庵先生与冯纯吟游钱宗伯之门,才名相颉颃。先生学无所不窥,尤

  • 读史漫笔

    一卷 明陈懿典撰。陈懿典,生卒年不详,《读史漫笔》一书是他从《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中,摘录出来,并对这些摘录部分略加论述,所论述的内容都是一些肤廓之言。此书有程晋芳家藏本,《学海类编》本,《逊敏堂

  • 春秋说略

    十二卷。清郝懿行(详见《易说》)撰。懿行通经学,尤深于小学。该书于乾隆壬子(1792)脱稿,乙卯(1795)校订,嘉庆乙丑(1805年)读法坤宏《春秋取义测》,复加以校订,可见用力之勤。作者在《叙例》

  • 眉山诗案广证

    六卷。清张鉴(1768-1850)撰。张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字春冶,号秋水,嘉庆副榜,官武义县教谕,家贫,靠卖画自给,著述甚丰。眉山诗案即宋代所谓乌台诗案。宋元丰三年(1080)御史何正臣等劾奏

  • 启秀轩诗钞

    二卷。《词》一卷,附《浣青吟稿》一卷。清刘元莱、朱韫珍撰。刘元莱,生卒年不详,清代文学家,字冉仙,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大兴朱秉璋之继妻,朱韫珍之母,善诗词。朱韫珍,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琬卿,直隶

  • 得月稿

    四卷。元吕不用(约1360年前后在世)撰。不用,字开耕,初名必用,字则行。上虞(今属浙江)人。明洪武初,举教谕,因耳聋辞。自号石鼓山聋。此集为其孙风所编。共四卷,诗三卷,文一卷。前有洪武九年(1376

  • 何休注训论语述

    一卷。清刘恭冕(约1826-1885)撰。恭冕字叔俛,江苏宝应人,刘宝楠之子。自刘逢禄误认为何休有《论语注》,著《论语述何》以昌明之后,宋翔凤、戴德等争相以《公羊传》注说《论语》。是书承袭他们的学说,

  • 字略正讹

    不分卷。清王茂松(其生平著述不详撰。王氏为贵州人。此乃为诸生编撰的正字体正字音之书。所收有:伍泽梁《六书大义》、许汉昭《字体诀》、《字典辨似》、《字体正讹》、《帖字》、《俗音正误》(一曰平误读仄,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