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保宁府志

保宁府志

①十四卷,明杨思震纂修。杨思震,明安岳教谕。其所纂除《保宁府志》外,另有《安岳志》若干卷。保宁府旧有志,然十分粗略,谬误亦多。杨思震以旧志为底本,适当删削,另广搜博采,增补史实,重新纂成兹编。《保宁府志》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刻本,共十四卷。首冠任维贤序,次总图,次郡图,次州县图。正文分为:卷一至卷二,舆地纪。卷三至卷四,建置纪。卷五,食货纪。卷六,名胜纪。卷七,宦迹纪。卷八,名宦纪。卷九至卷十,人物纪。卷十一至卷十四,文艺纪。此志叙述简括,词亦典雅,纸墨尤其精湛悦目。山川名胜,凡今题咏,循《吴郡志》例,依类附于其下。而文艺则别立一门,十分允当。② 六十二卷,清黎学锦、徐双桂修,史观纂。黎学锦,字云屏,龙阳人,曾任川北道台。在位十余年,于课治余闾,出廉俸建学宫,修书院,筑河堤,为民谋利。徐双桂,汉军旗,曾任保宁府知府。史观,字梅裳,山东济宁州人,拔贡。《保宁府志》道光元年(1821)刻本,此志仿照新旧通志,分门别类,与他府志不殊。其兵制一目记载历代官军与各种反政府军之战斗过程,有参考价值。此志凡例称保宁旧无志,其实不然。明嘉靖年间杨思震曾修《保宁府志》十四卷,蜀地经兵乱,该书流传异地,而绝迹于本府。故黎云屏修此志时未见,误断为本府前无旧志。尚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补刻本。

猜你喜欢

  • 夏小正音义

    不分卷。作者姓名未著。书为二册,前序未记年月,后有何焯康熙五十六(1717)之跋,其语意似作者为其熟知者,然游词闪烁终未能道出为何人也。检阅全书,屡见庄述祖之案语,案庄述祖,著有《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

  • 侠女奇缘

    见《儿女英雄传》。

  • 前游桃花源记

    一卷。清陈廷庆撰。陈廷庆,字兆同,号古华,奉贤人,乾隆间进士,官辰州知府。著有《谦受堂集》乾隆五十五年(1790)七月,莅临辰阳,过桃源初游时所作。记抵沅江,舍舟而走陆路,行经桃源山下,适阴雨未散,乘

  • 山河舆地考

    十九卷,末一卷。明程禹谟纂。明抄本。卷一总目;卷二历代总图;卷三皇明总图;卷四北直;卷五江南;卷六山西;卷七山东;卷八河南;卷九陕甘;卷十浙江;卷十一江西;卷十二湖广;卷十三四川;卷十四福建;卷十五广

  • 书义断法

    六卷。元陈悦道撰。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自题曰邹次,亦不可确知其籍贯。此书说解《尚书》,于经文不作全面说解,仅摘录书中可供命题之文,逐句加以诠释,并标明作文之程式与要领。书首冠以“科场备用”,知此

  • 石经考辨

    二卷(原刻本)。清冯世瀛撰。世瀛字壶川,别号雪樵,又自称殊无味斋主人。四川人。著有《雪樵经解》、《耕余琐录》诸书。此书卷首略述撰辑缘起。对于历代所刻石经,此书分为汉、魏、晋、北魏、唐、后蜀、北宋国子监

  • 阴符经集解

    三卷。宋袁淑真(生卒年不详)撰。原书题“朝散郎行潭州长沙县主簿袁淑真解”。《阴符经集解》,全称《黄帝阴符经集解》,又称《阴符经疏》。唐代有两种《阴符经》注本为历代承传。即唐李筌三百字本和张果四百余字本

  • 学规类编

    二十七卷。清代张伯行(见《道统录》)撰。此书成于康熙末年,作者在福建设正谊学堂,倡导理学,并建书院,此书便是作者为书院诸生订立的学规,以程朱理学为宗。全书首载有清太祖训饬士子文,其次辑录了宋、元、明程

  • 蜀方言

    三卷。张慎仪撰。张氏生平见“方言别录”。卷首冠以凡例四则,述其纂辑之旨。搜辑四川方言词,以李实《蜀语》为最早,李书搜辑未为赅备,张氏遂博采旁搜,辑录四川方言词七百八十六条。隐以《尔雅》体例编次。各条之

  • 盐亭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邢锡晋修,胡光琦纂。胡光琦,曾任盐亭县知县。盐亭旧志编纂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主其事者为县令董梦曾。仅二十余年,胡光琦复为此志。盖张松孙守潼时,于志乘别具苦心,郡志既成后,复以次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