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艺论疏证

六艺论疏证

一卷。皮锡瑞(1850-1908)撰。锡瑞字鹿门,善化(今湖南长沙)人,清代经学家。光绪壬午(1882)举人,曾主讲湖南龙潭书院、江西经训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因赞成变法维新,受到顽固派弹劾,革举人,交地方官管束三年,遂杜门著书。学术上宗今文经学,敬仰西汉传今文《尚书》的伏生,署其居曰“师伏堂”。主张《易》《礼》为孔子作,五经经过孔子整理过。含有特定的“微言大义”,始成为经。因此,“经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此乃清代今文经学一种极端的主张。著作除《六艺论疏证》一卷,还有《五经通论》(亦称《经学通论》)五卷,《经学历史》一卷,《今文尚书考证》三十卷,《古文尚书冤词平议》二卷,《尚书大传疏证》七卷,《尚书古文疏证辨证》一卷,《尚书中候疏证》一卷,《易经通论》一卷,《书经通论》一卷。《诗经通论》一卷,《礼记浅说》二卷,《鲁礼禘祫义疏证》一卷,《孝经郑注疏》二卷,《王制笺》一卷,《圣证论补评》二卷,《郑志疏证》八卷,《郑志考证》一卷,《汉碑引经考》六卷。《汉碑引纬考》一卷,《师伏堂咏史》一卷,《骈文》一卷,《诗草》一卷,另《皮氏经学丛书》、《师伏堂丛书》。皮锡瑞治汉学,敬仰伏生,亦膺服康成。《经学历史》称康成有“博闻强记之才,兼高节卓行之美”,“自来经师,未有若郑君之盛者也”。此书卷首有锡瑞《自序》。《自序》论郑学先后及著书次序云:“郑君始师京兆,早通今学,晚受东郡,兼采古文,是故郑学弘通,本先今而后古。著书次序,实始纬而次经。潜窥论言多据毖纬,当在七纬注成之后”。“七纬”,今人王利器《郑康成年谱》记载“六纬”:《易纬注》、《尚书纬注》、《诗纬注》、《礼纬注》、《乐纬注》、《孝经纬注》。不知康成还有何书纬注。清代学者叶德辉称皮氏此书“考订残阙,别白是非,无一语不求其安,无一字不征诸实”,不无溢美之嫌。皮氏《疏证》之作,偏袒今文,酷信祥,此不“安”不“实”之处。有《师伏堂丛书》本,《皮氏经学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陈惕奄经说

    一卷。清陈玉树撰。玉树,字惕奄,江苏盐城(今江苏盐城县境内)人。同治年间(1862-1874)举人。生卒年不详。有《后乐堂文集》,未刊。这一本书共《书》三篇、《诗》十七篇、《左氏传》三篇、《孝经》一篇

  • 书史

    一卷。宋米芾撰。米芾生平详见《画史》。《书史》辑录前人书法真迹,皆以作者米氏之“平生目历”为据,始于西晋,迄于五代,凡此间书法名迹及印章跋尾,纸绢褙裱等,俱详记细载。辨叙其流传之渊源,考证其真伪,是后

  • 云溪诗草

    清贾泽洛(约1703-1776)撰。泽洛字书原,号蘅皋,山西临汾人。监生。泽洛少随其父观察宦游黔省、又周历各地、涉燕、秦、齐、楚、交游半天下。老而穷,归卧草庐,顾性淡泊,不治生产,终其身以读书为事。自

  • 丽水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彭润章纂修。彭润章,同治时任丽水县知县。此志为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卷首为图,其次为疆域、城池、公署、学校、山水、水利、田赋、户口、积贮、兵制、祠祀、古迹、冢墓、寺观、职官、宦

  • 凤阳府志

    ①四十卷。清耿继志等修,汤原振等纂。耿继志,字敏中,盛京盖平(今辽宁营口市)人,荫生,康熙十八年(1679)来任凤阳府知府。汤原振,凤阳府儒学教授。耿继志来守是郡,会部敕各省纂修通志,征集各郡志乘。而

  • 巫山县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连山、白曾熙修,李友梁等纂。连山,曾任巫山县知县。白曾熙,曾任巫山县知县。李友梁,邑人,举人。巫山县清代二百余年无志,清以前则不可考。连山任县令后,立意创始,以采辑之事交给李友梁等人

  • 唐诗韵汇

    不分卷。明施端教编。施端教,生平籍里失考。著有《读史汉翘》。是书采唐人近体诗,以上下平韵隶之,大抵取供集句者之用。王震序称其集句为绝艺。可知是书所由作。《四库全书》列存目。

  • 书经旨略

    一卷。明王大用撰。其生卒年不详,大约明正德、嘉靖间在世。大用字时行。兴化(今福建莆田县)人。正德三年(1508)举进士,官至副都御史。《书经旨略》一书不载经文,多推衍阐述传注之意,对经文中宜彼此对照之

  • 权制

    八卷。陈澹然撰。澹然字静潭,安徽桐城人。据此书《序》知,其少孤失学,弱冠读《通鉴》,遂有志于中外方舆、政治之书。后来寓居金陵(今南京),专心研究天下山川形势,民俗政治,寻求济国济民之策。光绪十年(18

  • 丙辰札记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作者五十九岁(乾隆六十一年丙辰)而成的另一本札记。体例与作者《乙卯札记》略同,内容涉及文史事迹等,泛论文史,观点仍与作者《文史通义》大同小异,但书内条目与《文史通义》及另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