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关尹子

关尹子

一卷。旧题周尹喜(生卒年不详)撰。尹喜,传说为周大夫,姓尹名喜,字公度,一说字公文。号关尹子或关令子。居终南山,结草为楼观(含观星望气之意)。老子于此为尹喜赐号,称文始先生。尹喜善内学星宿,遇老子后,亦著书九篇,名《关令子》。刘向《列仙传》、《关尹子序》、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道谦《终南祖庭仙真内传》、朱象先《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皆有记述。《关尹子》九篇,见载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新旧《唐志》皆不载录,说明亡佚已久。今本《关尹子》,即刘向《列仙传》所言《关令子》,又称《文始真经》、《无上妙道文始真经》。全书分《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共九篇。其书杂采道、儒、释三家及神仙方技之言,如用“婴儿、姹女、青蛟、白虎”等丹家修炼之语,又引“仁、义、礼、智、信”之说以论“道”,要旨阐述人生哲理。此书复出于南宋,不知与《汉志》所载是否相涉。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对此书有著录,称徐蒇子礼,得《关尹子》于永嘉孙定,不知孙定从何传授;称刘向《关尹子序》不类向文,认为其书与序皆为依托。朱象先《古楼观紫云衍庆集》谓元癸巳岁(1293年),沂水羽客张仲才得此书于浙,献给尹志平,遂传于世。又称张仲才所得《关尹子》亦“进十孙定得之永嘉山中”。明初宋濂疑其书为孙定所作,清《四库提要》作者认为未必出于孙定,或出于唐五代方士解文章者之手。此书复出,引起学者众说纷纭,然而大都以为其书所论皆当,虽出于依托,而其词旨远出于天隐、无能诸子之上。陈显微、朱道淳等对此书尤为推重,各为此书作注。还有学者认为,《关尹子》与《易》、《楞枷》为三教精典之最精微者,可知此书实为道家重要典籍。其书作者于《六匕》篇内,曾叙述不愿以真名示人之意,而后人题为“周尹喜撰”未免不确。现存明《道藏》本,标名《无上妙道文始真经》。还有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周易兼两

    不分卷。清倪璿撰。此书凡十篇,不分卷,卷首论三古易,第二篇论义含三义,并附录《周易本义》八论,第三篇总论二十九卦,第四篇论易律度,第五篇论易历数,第六篇为正易正法辨误,第七篇反说成艮说,第八篇论筮仪,

  • 晋五胡指掌

    三卷。明张大龄撰。张大龄,字立羽,明代四川眉(今四川眉县)人,生于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年间。此书主要论述与晋代并立的五个少数民族即匈奴鲜卑、羯、氐、羌的发展、风俗、民

  • 说文字原韵表

    一卷。清胡重(生卒年不详)撰。胡重字鞠圃,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精于小学,尝校《干禄字书》及《惠氏校本说文》。是书用李焘《五音韵谱》始“东”终“甲”之韵,取五百四十部首而编之,无说解,无注释。其自序谓

  • 集韵表

    一卷。民国施则敬撰。是书因陈澧治《广韵》之法以治《集韵》。认为陈氏所考“喻”“为”二纽,口治心治俱难解析,复并“喻”“为”为一纽。而从黄侃分微于明,考《集韵》为四十纽。复统之以二十三摄,制为一表。以韵

  • 澡雪堂文钞

    十卷。清钟体志(生卒年未详。)撰。钟体志字泽生,四川射浃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官江西新建县知县。体志志行超卓。弱冠时即为《崇正黜邪论》,毅然以扶世冀敖为职志。嗣佐黔南戎幕,绥抚苗民,参赞兵札,

  • 泰安府志

    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颜希深修,成城纂。颜希深字藩溪,广东连平人,贡生出身,乾隆十八年(1753)任泰安府知府。成城,浙江仁和人,进士出身,候选知县。泰安本为州,雍正十三年(1735)升州为泰安府

  • 周易变通解

    六卷。清万裕沄撰。万裕沄字澍辰,湖北黄冈人。曾官崇阳教谕。作者治易,主张“系辞变而通之以尽利,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引之存乎通。上下无常,惟变所适”,故名其书为“变通解”。全书宗汉人之说,认为邵子之先

  • 黄公度事略

    一卷。清黄遵楷撰。遵楷字幼达,广东梅县人。该书记其兄黄遵宪生平。遵宪字公度,著名诗人及驻外使节。光绪二年(1876)中顺天籍举人,曾出使日、美、英、法、德及新加坡等国,颇谙列强虚实及俄国应付之方法,时

  • 春秋分纪

    九十卷。程公说(1164-1207)撰。程公说字伯刚,号克斋,丹稜(今属四川)人,宋代著名经学家。积学苦志,年二十五进士及第,官邛州教授。时四川宣抚副使吴曦以蜀叛,程公说乃弃官逃归,与其父入县西北安固

  • 行远集

    《行远外集》均不分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十六年(1537)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