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冠仪约制

冠仪约制

一卷。汉何休(129-182)撰,清马国翰辑。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质朴呐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擅长历算,尤好《公羊》、《春秋》。太傅陈蕃征他参政,蕃败,罹党锢。党禁解,辟司徒,拜议郎,迁谏议大夫。钻研今文诸经,历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认为《公羊传》有三科九旨,系统地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成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另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等,已佚;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有辑本。是编撮取士冠礼之意,为行冠礼而作,并非为解释士冠礼而作,就象郑众《婚礼》也并非解释士婚礼。众书有《百官六礼辞》,似乎奉诏而作,此编也许如此。《士冠礼》筵于东序少北,西面,为冠者之位;筵于户西,南面,为宾之位,而此云两楹间,为冠者设北向,筵又设宾东向筵,两筵相接,显然与《仪礼》不同。《士冠礼》三加各有祝辞,而此只有一加,袭用其初加之辞,又显然不同,大概是对周制的变通。陈澧《东塾读书记》云《续汉书·舆服志》进贤冠为文儒者之服,从博士以下至小史和学弟子,都只有一梁。是后汉时,士没有三种冠,因而也没有三加。案:《续书礼仪志》云,冠礼初缁布进贤,次爵弁,次武弁,次通天,都在高祖庙。如礼谒,王公以下,初加进贤而已。然而,东汉时,不仅士没有三种冠,王公以下也是如此,陈说是已而未尽。《魏书·礼志》引司马彪曰,汉帝有四冠:一缁布、二进贤、三武弁、四通天冠。此分缁布、进贤为二,而没有爵弁,一人之说,不应该彼此矛盾。司马彪认为进贤就是古之缁布。汉时并非另外有缁布,因而,《礼仪志》缁布进贤四字连文为初加。《舆服志》明云进贤冠,古缁布冠。《晋书·舆服志》亦云进贤冠,古缁布冠遗象也。《魏书》所引恐怕不正确。而黄以周《冠礼通故》根据《魏书》来相责难,此未免少所会通。是书应当属于典礼,而不属于仪礼。国翰序云,意以古礼繁重,人多惮行,冠礼浸以日废,乃参酌时制,约而为此,亦委曲存礼之苦衷。由此可见,此为和家之仪注,这里姑且改隶于杂礼书类。此书有玉函山房本。

猜你喜欢

  • 魏三字石经尚书残石

    一册(玉简斋影印本)。罗振玉影印。首册印原石,次取剪装本依原石字体尺寸影印。末有宣统丁巳闰月罗氏跋。石刻为魏正始中所刻石经《尚书·君奭》残字,每字以古文、篆、隶三体书写,先为古文,次为篆、隶。合计三体

  • 习学记言序目

    见《习学记言》。

  • 诗经异文补释

    十四卷。清张慎义撰。张慎义字淑威,号芋圃。《诗经异文补释》最初的名称为《诗考异》,后来因为同李富孙所著的《诗经异文释》的体例相近,张慎义在对《诗考导》重新编辑后,改书名为《诗经异文补释》。书中所标出的

  • 八卦方位守传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系节录大传易有太极天一地二及天地定位各节,而以象数方位说之。其体例与《大衍守传》、《大衍一说》大致相同。作者以为五十五、四十五二图为八卦之所由生,即方位之所由定。认为宋儒所谓后天

  • 古经解钩沈

    三十卷。清余萧客(生卒年不详)撰。萧客字仲林,号古农,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年十五通九经,尤耽古籍,曾辑注雅别抄,就正于惠栋,成为记名弟子。直隶总督方观承聘修《畿辅通志》,以目疾归,教授乡里,时称其

  • 汉魏别解

    十六卷。明黄澍(生卒年不详)、叶绍泰(生卒年不详)同编。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所收自《吴越春秋》始,止于《薛收元经传》,共四十六种。书首有凡例,凡例中称:“六朝诸家文集等一篇不收”,而实际上却收有很多,

  • 唐诗广选

    七卷。明凌宏宪编。凌宏宪始末未详。初时,李攀龙曾撰《诗删》,王世贞为之序。后坊间割其中所录唐诗刊行,别题曰《唐诗选》,凌宏宪又因其无评点,乃杂摭诸家之评,缀于简端,以朱墨版刊行,改题此名,盖坊刻翻新之

  • 东斋记事

    六卷。宋范镇(1001-1087)撰。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进士出身,仁宗时知谏院,后为翰林学士。神宗朝,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户部侍郎退位。哲宗即位,提举崇福官,累封蜀郡公。范镇平生与

  • 云峰胡先生文集

    十卷。元胡炳文(1250-1333)撰。炳文字仲虎,号云峰。婺源(今属浙江)人。曾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再调兰溪州学正,不赴。其学以朱子为宗。此集原本二十卷,后毁于兵乱。明成化中,其七世孙用光、八世孙浚

  • 词话

    二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生平见《仲氏易》条。据《西河合集·序》称:“此书本四卷,佚其二卷,不敢赝补,仅以半刊行。”由此可知此书为缺帙,并非完整。毛奇龄词作较优于诗,而且论词亦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