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原道

原道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渭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甲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土、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猜你喜欢

  • 归德府志

    十卷,清宋国荣修,羊琦等纂。宋荣国,字君用,辽东辽阳(今辽阳市)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顺治十七年(1660)夏来任知府。羊琦,字郡玉,河南汝阳(今汝南县)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本府儒

  • 说文经字附考

    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是书为增补陈寿祺《说文经字考》而作。在钱大昕《说文答问》与陈氏之书的基础上复加搜辑,得九十九字。其中“”即“葵邱”之“葵”,已见于钱氏《答问》,实为九十八字。是编

  • 诗经叶韵辨

    一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是书原为《诗经稗疏》附录,大旨乃以《诗经》为例,揆之以六书之正义,力主明代陈第诗无叶韵之说。摘举纠订古音叶读之舛误,今韵通用之乖方,并列举十蔽,以明叶韵除而真诗自

  • 古韵异同摘要

    一卷。清程际盛撰。际盛生平见“续方言补正”。是书抄取《广韵》、《礼部韵略》、《韵会举要》、《洪武正韵》诸书韵部,考证其通用独用。夏竦《古文四声韵》、颜元孙《干禄字书》、魏了翁《唐韵目》、周公谨《云烟过

  • 忠义堂帖

    四卷。清光熙重刻宋本。光熙字吉甫。工书,学颜真卿。知名于同治、光绪年间。此帖卷尾有二跋。原帖为宋嘉定八年(1215)刘元刚刻颜真卿法帖。又过二年即嘉定十年(1217)巩平续刻而成。按程南村记此帖共四十

  • 周易何氏讲疏

    一卷。辑佚书,隋何妥撰,清马国翰辑。何妥字楼凤,西城(今陕西安康)人,官至国子祭酒。封襄城县公,卒谥肃。《北史》有传,称其撰《周易讲疏》十三卷、《孝经疏》二卷。《隋书·经籍志》载,《周易讲疏》十三卷,

  • 宁海州志

    十卷。清杨引祚纂修。杨引祚,湖广沔阳州人,进士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宁海州知州。《宁海州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672)知州李光先,此志为二修。《宁海州志》康熙十一年刻本。全书十卷,分为

  • 埤雅广要

    四十卷。明牛衷撰。牛氏为千户,生平不详。衷自序曰:“宋开国公陆丞相佃于《尔雅》、《广雅》之后,复旁搜冥索以埤翼之。吾藩贤王论思之暇尝进览焉。惜夫叙述之次,尾天文而首群品、伍凤鸟而跻微类,未惬于中。乃条

  • 罗溪阁韵语

    不分卷。明董养河(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董养河,字叔会,福建闽县(今闽侯)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中黄道周以钩党下狱,所波累并逮者有黄文焕等七人,养河为其一。集中《在狱对薄》诸诗,颇有气格,而粗豪则所

  • 万花台

    张澜撰。张澜,生卒年不详,字观生,别号张呆,浙江会稽人。此剧本卷首载有《巧十三笔意》一文,知乃张澜所作传奇目录,其中为《一笑缘》、《二箑媒》、《三世因》、《四才子》、《五色旗》、《六国终》、《七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