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经算学三解

古经算学三解

十六卷。清王思绶(生卒年不详)撰辑。王思绶字印侯,通州(今北京通县)人。中国古代经书中记载天象甚多,如《周礼·月令记》中记述中星(即北斗星座)变化;《春秋》中有关于节气分界点的讨论。不过由于这些古经书记载过于简略,后人诸多种解释,各附己意,非精通测算之术者,不能很好理解。王思绶的《古经算学三解》,就是依据通州雷学淇《古经天象考》,在元郭守敬(1231-1316)《授时历》的基础上,为推算古经书中天象的年月日时而作的。《古经算学三解》包括:《宗经算解》六卷,讨论古经书中记录的日食、岁星(即木星)、中星的变化,据《授时历》推测其正确的日期;《宗经串解》七卷,主要是《宗经算解》的补充,根据古经加以增益,结合作者自己的体会以求融会贯通;《经术数》三卷,创立了闰余冬至的《三三表》作为上述二书的补充和扩张。中国历法家,可据天象中星的变化周期而确定岁差;由日月交食日之间的距离可推测月亮、太阳因在其各自轨道上不等速运动而出现的变化率。显然,在古经书中有关天象的推测记录,成为我们现在利用仪器和算术知识考测天象的重要依据。王思绶的《古经算学三解》出版,对我国历算之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该书的版本为民国石印本。

猜你喜欢

  • 两朝从信录

    三十五卷。明沈国元(详见《皇明从信录》)撰。是书为续《皇明从信录》而作,记叙泰昌、天启两朝史事,约七十万字。起于泰昌元年(1620),讫于天启七年(1627)。采集当时诰谕敕制、邸报奏章、私人书札中资

  • 易序图说

    二卷。明秦镛撰。秦镛字大音,江苏无锡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历官清江知县,河南通御史。此书以《序卦》言义理而不及象数,因合先天、后天而求之。上经分五节,象阳。下经分四节,象阴。合上下为九以象乾之

  • 说文声订

    二卷。清苗夔撰。参见《说文声读表》。是书撰于为祁寯藻校勘宋本《说文系传》之时,订正后人因不达古音妄删或附益者八百余事。例如谓“牡当作从牛垚省亦声,‘牡’字在《诗·还》二章与‘茂’、‘道’、‘好’韵,《

  • 东河棹歌

    一卷。清丁丙撰。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诸生。咸丰十一年冬(1861)太平军攻入杭州,与兄丁申在战乱中购买图书,共万余卷。藏书室沿用其祖父丁国典八

  • 羲里睡余编

    十卷。清张绶佩撰。绶佩字宴亭,河南信阳人,乾隆进士,官至知县。平生好易学,历十数年乃成此《羲里睡余编》十卷。此书以图书为主,大抵以宋儒为宗。虽疏解较略,却不沿袭旧说,也不全依傍程朱,其解多出己意。唯见

  • 群经说

    四卷。清黄以周撰。黄以周,本名元同,后改今名,而以元同为字,浙江定海人。生卒年不详。同治九年(1870)优贡,曾任处州教授。是书为南菁书院所刊,王先谦《经解续编》曾刻其《经说略》二卷,但不是此书的全部

  • 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

    四十一种。张静庐(1989-1969)辑。张静庐,浙江慈溪人。早年曾任记者、编辑,后创办书店、杂志公司。1943年于重庆团结28家出版业,组成联营书店。建国后,任北京古籍出版社编审、中华书局近现代史编

  • 从政录

    不分卷。清汪喜孙(1786-1847)撰。汪喜孙字孟慈,号荀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汪中之子。嘉庆年间举人,官至河南怀庆知府。喜孙工声音训诂,著有《名臣言行录》、《经师言行

  • 仪礼奭固

    十七卷。清吴之英(详见《礼器图》)撰。此书仍然为考《仪礼》之首作,共有十七篇。此书前面有光绪己亥自序,其内容分《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

  • 德兴县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孟庆云等修,杨重雅等纂。孟庆云,字子卿,浙江会稽(今绍兴县)人,同治八年(1869)任德兴县知县。杨重雅,江西德兴人,官翰林院检讨、甘肃按察司按察使。《德兴县志》同治十一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