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籀篇疏证

史籀篇疏证

一卷,叙录一卷。近代王国维撰。参见《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史籀篇》是见于著录的中国最早一部字书。《汉书·艺文志》小学类首载《史籀》十五篇,自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又云:“《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对于以上说法,王氏《叙录》颇有特发之覆,主要见解有二:一、“史籀”非人名。籀之为言读也,其书首句当云“太史籀书”,太史籀书犹言太史读书,后人因取“史籀”二字名其篇。二、《史籀篇》作于周宣王时失之过早。以《说文》所收遗文观之,其体势大抵上承石鼓文,下启秦刻石,与甲骨彝器中所见殷周古文绝然不同。然与战国时秦之文字,如大良造鞅铜量、大良造鞅戟、相邦吕不韦戟、新郪阳陵二虎符及绛帖本诅楚文相类似。诅楚文文字多同小篆,与《说文》中籀文合若符节,故知籀文乃是周秦间西土通行之文字,秦之小篆实变其体,二者同出一系,血脉固相通也。王氏云:“《史籀篇》文字,秦之文字,即周秦间西土之文字也。至许书所出古文,即孔子壁中书,其体与籀文篆文颇不相近,六国遗器亦然。壁中古文者,周秦间东土之文字也。然则《史籀》一书,殆出宗周文胜之后,春秋战国之间,秦人作之以教学童,而不行于东方诸国。”《疏证》则搜集《说文》中籀文,以近世地下所出殷周古文一一疏证之,颇为精审。是书有《广仓学宭丛书》本,《王忠悫公遗书》(第一集)本。

猜你喜欢

  • 丰阳人文纪略

    十卷。清聂芳声(生卒年不详)撰。聂芳声,字晦之,永丰(今属江西)人。此编所录为从宋至明籍隶永丰的文人之作。分类编次,然所录宋元人之作不过十余,余者皆为明人的作品。《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尚书问答补

    七卷。清胡嗣运撰。本书杂举经史,貌似广博,实皆支离破碎繁琐之论,无关典要,且有很多附会可笑之处。比如胡嗣运引《多方》云:“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认为这就是西洋人民主说之所托。胡氏又引《

  • 晋政辑要

    四十卷。清刚毅(1837——1900)等撰。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笔帖式出身,历任巡抚、尚书、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荣禄等议立溥为大阿哥(皇储),企图废黜光绪皇帝。八国联军攻陷北

  • 毛诗古韵杂论

    一卷。清牟应震撰。此书杂论古韵不局限于《毛诗》,盖因治《毛诗》而兼及其他。以为古时已有韵书,以《诗》证之,十五国之地,东西三千里,南北二千里,上自《商颂》,下至《陈》风等,千数百年之久,而用韵没有多大

  • 韩魏公别录

    三卷。宋王岩叟(1044-1094)撰。王岩叟字彦霖,清平(今山东临清东)人。官至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本书记述宋大臣韩琦事迹。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曾多次出任边将

  • 学诗堂经解

    二十卷。清李宗棠撰。宗棠字荫伯,安徽颍上县人。此书博引明清之季学者成说,然不标明原作者及出处,似有掠美之嫌。更兼其疏解颇多自相矛盾之处,只间或有可取者。此书有1911年排印本。

  • 尚书古文辨惑

    二十二卷。清张谐之撰。张谐之字敬斋,河南灵宝人,清末学者,生卒年不详。此书与洪良品《古文尚书辨惑》同作于光绪年间,刊印稍晚于洪良品之书。此书攻击最甚者,为阎若璩,认为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所定九十

  • 五经文字

    三卷。唐张参(生卒年不详)撰。张参,唐代宗时(762-779)人,开元天宝间举明经,至大历初佐司封郎,寻授国子司业。博通经史,精于字学。另著《唐广韵》五卷,今不传。是书为辨正经传文字形体的书。大历十年

  • 知非录

    二卷。明黄时耀(生卒年不详)撰。黄时耀,字德韬,号我素,新都(今四川省新都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共二卷,分内、外二篇,内篇分立志、为学、存心、检身、处家、应世六个子

  • 嘉靖以来注略

    十四卷。明许重熙编次。重熙少年为诸生,不肯诡遇求闻。晚游太学,著书自娱。有《嘉靖以来注略》等。该书又名《五陵注略》。记嘉靖以来五朝大事,意在与明初洪武时期对比,使人以鉴得失。自正德十六年(1521)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