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后汉书

后汉书

一百二十卷。范晔(398-446)、司马彪撰。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他“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沈约《宋书·范晔传》)。是个学识渊博,有才华,有成就的人,官僚世家,十七岁以后任参军,又任尚书吏部郎,直做到左卫将军,太子詹事。但在他任尚书郎时,彭城王刘义康母死了,范晔深夜在房中饮酒后开窗听挽歌,以取乐,得罪了刘义康,被贬官。因政治上不得志而发愤撰《后汉书》。《后汉书》经十年完成纪传部分。“志”没写就下狱而死。后来梁刘昭为《后汉书》作注的时候,看到范晔的《后汉书》无志,而取司马彪的《续汉书》的八志,分为三十卷,补入《后汉书》。司马彪,字绍统,晋朝宗室,撰有《续汉书》八十三卷,这部书早已散失,只有八志三十卷因合在范晔书中才得以保存下来。范晔撰《后汉书》材料来源很广,据清人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述略》说,在班固以后,范晔以前,编著后汉一代史籍的有十八家之多,编著二十多种,有一千零四十九卷。其中长篇的有《东观汉记》,纪传体的有华峤的《后汉书》,编年体的有袁宏的《后汉纪》,《实录集》。袁晔的《献帝春秋》。载记体的有乐资的《山阳公载记》,杂记体的有王粲的《汉末英雄记》等等,范晔参考诸家,整理采择成书。范晔做《后汉书》,是因为他“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狱中与诸甥侄书》)。他对班固称赞也有限,所以重撰《后汉书》,以发挥个人的历史见解。他编撰的方法,是以《东观汉记》为底本,把各家的《后汉书》材料补充进去,选择史料,加以分析,组织。他生在东晋南宋时代,当时盛行佛教,他公然写了《无鬼论》反迷信鬼神,为当时所不容,故而没撰完《十志》就被杀了。范晔原定《后汉书》九十篇,刘昭补司马彪的三十卷,共一百二十卷。《后汉书》记事上起汉光武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迄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整个东汉一代,共一百九十六年史事,包括帝后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共计一百二十卷。《后汉书》体例同《汉书》一样。“表”缺,十卷本纪记载东汉十二个皇帝史事,时间短的小皇帝附后,不单独立卷,皇后事,从《汉书》的《外戚传》改入本纪中,成为最后一卷。光武和皇后两个本纪都分上下卷。刘昭补的司马彪《续汉书》都是依据东汉以来的旧作为依据,他说“司马续书总为八志,律历之篇仍乎洪(刘洪),邕(蔡邕)所构。车服志即依董(董巴)蔡所立,仪祀得于往制,百官就乎故薄,并籍据前修,以济一家者也。”(《后汉书注补志序》)。《后汉书》的特点是整理采择史料,重要的奏疏和文章往往直接选录。如张衡的“客问”、崔实的《政论》等。这样保存了一部分真实资料。只可惜司马彪的志里没有《食货志》、《沟洫志》、《刑法志》、《艺文志》,对东汉经济制度和生产发展情况资料欠缺。有人说补的“志”有的史料价值不大。范晔著的《后汉书》文学成就很高,他自负地说:“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昧,故约其词句”,“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后汉书》立传偏重以类相从,不受时间先后的限制,也是此书一大优点。断限完整,组织严密,为人们所重视。隋唐以来取代了《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范书没“表”,司马彪没撰《艺文志》。后人补《艺文志》的主要有钱大昭《补续汉书艺文志》、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等。中华书局新出版的点校本《后汉书》是采用李贤,刘昭注释的本子。清末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出版束世澂编注的《后汉书选》收录五十篇。哈佛燕京学社的《后汉书及注释综合引得》颇便检索。

猜你喜欢

  • 种芋法

    一卷。明黄省曾(生卒年不详)撰。黄省曾,字勉之,别号五岳山人,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嘉靖举人。《种芋法》共分四节,主要汇集古书中关于芋的记载,“艺法”一节单独讲述了黄省曾生活时代的种芋方法,颇有价值

  • 平苗纪略

    一卷。清方显(?-1741)撰。方显,字敬斋、周谟,巴陵(今湖南岳阳)人。历任湘乡县教谕、广西恭城知县、贵州镇远知府、贵州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巡抚。该书载作者奉命讨苗事。雍正四年(1726),贵州苗族

  • 宣验记

    十三卷。南朝宋刘义庆(详见《世说新语》)撰。是南朝中专为宣明因果应验的佛家观念的志怪小说。其内容一类是鼓吹信佛的好处,如敬奉佛法可以脱难灭灾,保命免死,富贵长生等。一类是宣扬经舍、佛像、佛经、佛地有灵

  • 河东盐运司志

    十卷。清马逵道纂修。马逵道字鹭蓉,江苏武进县人,出身进士,历任陕西汉中府知府,户部福建清吏司郎中,顺治十七年(1660),任河东运盐使司运使。按运城地处解州、安邑之中,为古路村地。因其地有盐池,故特设

  • 礼记异文笺

    一卷。清俞樾(详见《礼记郑读考》)撰。俞樾在自序中言明著作此书之意图及原因:“《仪礼》之有古今文也,胡氏承珙为作《仪礼古今文疏义》,《周礼》之有故书也,徐氏养源为作《周礼故书考》,辨别异同,有功经学。

  • 夏小正笺

    一卷。清李调元(1734-?)撰。李调元,字羹堂,号雨村,四川锦州(今四川德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直隶通永道;家藏书方卷,爱才若渴;尝辑《函海》一书,多至二百余种,有是书及《童山诗

  • 澹余轩集

    八卷。清孙光祀(约1670前后在世)撰。孙光祀,字怍庭,号溯玉,历城(山东济南)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著有《澹余轩集》。是集为孙光祀诗文别集。凡八卷,其中文七卷,诗

  • 田融赵书

    一卷,附吴笃赵书。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载:“《赵书》十卷。注云:一曰《二石集》,记石勒事,伪燕太傅长史田融撰。”《新唐书·艺文志》称:“田融《赵石记》二十卷,又《二石记》二十卷。”《史通·正史篇

  • 强恕堂诗集

    八卷。清高之騱(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高之騱,字仲治,山东淄川人,生卒年均不详。为侍郎高珩之子。擅长于诗,诗学唐末香奁体和北宋西昆体,词藻华艳,姿致有余。敖陶孙认为秦观词“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

  • 听香吟室诗钞

    一卷。清张佩兰(生卒年不详)撰。佩兰,字芯仙,一字韵香,江西余干人。夫妇均工诗,为俞樾弟子。光绪三十年(1904),樾年已八十有四,佩兰以七律四首为礼物,乞求受业门下,其第三首云:“求师念切到苏州,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