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襄惠公集
三种,八卷。明吴文华(详见《粤西疏稿》)撰。该书收《留都疏稿》一卷、《粤西疏稿》三卷、《济美堂集》四卷。前两种均为其任兵部尚书及巡抚广西时所上奏诸疏,《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史部存目。《济美堂集》为其文集,《四库全书总目》列入集部别集类存目。《吴襄惠公集》将三种书汇为一编,得以使吴文华著作流传更广。关于三种书之详细内容介绍可参见本书该条。有明万历年间刻本。
三种,八卷。明吴文华(详见《粤西疏稿》)撰。该书收《留都疏稿》一卷、《粤西疏稿》三卷、《济美堂集》四卷。前两种均为其任兵部尚书及巡抚广西时所上奏诸疏,《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史部存目。《济美堂集》为其文集,《四库全书总目》列入集部别集类存目。《吴襄惠公集》将三种书汇为一编,得以使吴文华著作流传更广。关于三种书之详细内容介绍可参见本书该条。有明万历年间刻本。
六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夫之有《书经稗疏》,其诠释经文,多出新意。而《尚书引义》一书则进一步推衍其说。该书共分五十篇。其注多不拘于经文字句,而常常阐发其意旨,并取后代时事为之纠正。如论《
八卷。清李滢(1618-1682)撰。李滢字镜石,兴化(今江苏省)人,擅长作诗。《懿行编》之懿字多指美行、美德,故其命名。此书取自诸史中嘉言懿行等内容,分类标记而成,故称《懿行编》。书中每记一件事之后
十三卷。清李振裕(约1685前后在世)撰。生平见《别本白石山房稿》(辞目)。本集有诗三卷、文九卷,又附江南所作诗一卷,为李振裕督学江南时所刊。前有施世纶、汪琬序。施世纶序中只述政绩,不涉及文章;汪琬《
二卷。明阮鹗(生卒年不详)撰。阮鹗桐城(今属安徽)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此书为作者以御史督学直隶时所作,以教诸生学习之用。礼要分为冠礼、婚礼、丧礼、祭礼、饮礼、
五卷。清张圻(生卒年不详)编。张圻字邑翼,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学圻要箴》是张圻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卷首徐元文作序。全书收集仕学格言,共分十类,包括一、存心,二、省身,三、型家,四、处物,五、养
七卷。李德淑撰。宋代王应麟参照齐、鲁、韩三家的异同,撰写了《诗考》一书,书中不仅遗漏很多,而且又没有注明某篇某卷某字的音义,使得学者们很难检索。因此,李德淑以毛诗为主,并博采齐鲁韩三家的训诂,广泛收集
清李汝珍(1763-1830)撰。李汝珍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他读书不喜欢作八股文,因此未得过什么功名。一生多在江苏海州生活。他博学多才,当时就颇有诗名,尤精于音韵学研究。刊行的著作,除
十四卷。容庚撰。参见《金文编》。此编专收秦汉金文,体例与《金文编》大体相同。1924年,容氏曾拟以殷周金文为上编,秦汉金文为下编刊出。但下编仅得五百余字,重一千一百余字,采摭未富,故未印行,便将殷周金
二卷。清罗正钧编撰。正钧,清末叶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谱主王鑫字璞山,湖南湘乡人,为罗泽南弟子,湘军军官。因劳累过度,三十三岁即卒于军中。该谱记载周详,对平生战绩记载尤详。卷首附国史本传,无序跋。现存
五卷。清范鄗鼎(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范鄗鼎字彪西。山西洪洞人。生平详见《理学备考》(辞目)。康熙六年(1667)进士,养母不仕,闭门读书。阐明绛州辛全之学,与应伪谦、李颙以理学著称。设立希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