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卷,清苏士俊纂修。苏士俊,字丛先,江南山阳(今江苏淮阴)人,保举,乾隆四年(1739)莅任南宁府知府。旧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郭楠,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府方瑜续修,康熙十三年(1
①二十五卷。唐释玄应撰。玄应是贞观末长安大慈恩寺的翻译僧,卒于贞观以后。《大唐内典录》卷五云:“应博学字书,统通林苑,周涉古今,括究儒释。昔高齐沙门释道慧为《一切经音》,不显名目,但明字类,及至临机,
八卷。清张锡爵(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锡爵,字担伯,号中岩。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寄居吴江,工诗。本集前有雍正三年(1725)张云章序,题曰“原序”。又有乾隆六年(1741)朱稻孙序,是刊此本
二卷。《后集》六卷。清彭辂(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彭辂字敬舆,号泰来,广东高要人,生卒年均不详。少喜欢诗古文辞,古文金石都有成书。尤其是诗学的功力颇深,其特点是不为旧制所限,敢于创新,可谓群雅之才
(石刻本)清石经,一百八十九碑,乾隆五十六年刻石。蒋衡书写,楷体。蒋衡字湘帆,又名振生,江苏金坛人。先书写《左传》、《礼记》,历一年。至乾隆三年,十三经陆续书写完毕。扬州马曰琯为装璜成三百册,五十函。
① 四卷。清周於礼(1720-1779)辑。周於礼,字绥远(一字亦园),号立崖,云南嶍峨(峨山彝族自治县)人。乾隆十六年(1752)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周於礼书法以苏轼、米芾为宗,笔势雄伟。除该法帖
一卷。清史白(生卒年不详)撰。史白字坚又,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复堂杂说》内容是杂论经史之语,其解易卦,多尚互体,颇能复古,其余内容都是习见之语。首尾仅四十余则,包括随笔札记,而后人抄撮成帙者。
十二卷。清吴应申撰。应申字文在,安徽歙县人。作者以解说《春秋》之作卷帙浩繁,难于遍读,于是汇辑众说,择其合于经义者详注于经文之下,以便读者。从作者自序看,此书应属所谓“课读之本”,其意不在于解说及阐发
十卷。唐吕温(772-811)撰。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唐代文学家。河中(山西永济)人。早年曾师事陆质、梁肃。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科制举,授集贤殿校书郎,后迁左拾遗。贞元二十
二卷。清孙之騄编汇。孙之騄字子骏,浙江仁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康熙五十年(1711)前后在世。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今浙江)教谕。樊宗师(?-819)字绍述,河中(今山西永济)人。樊宗师之文见称于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