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传义合订
十二卷。清朱轼(1665-1736)撰。朱轼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三年(1644)进士。官至大学士,谥号文端。此书因程颐《易传》、朱熹《易本义》互有异同,故互相参照编为一本,不再两说均可,以致互有异同,各有歧义。只是两义各有发明,能够并行不悖的,仍然全部收录,并附有诸儒之论。诸儒之论确实有胜过程传朱子本义者,便舍去程、朱之说,而从诸儒之论,朱轼自己的见解也附于其后。其凡例说,遗象言理,从王弼开始,然易者象也,有象才有理,理从象生。孔子《彖》、《象》二传,何尝不是言象,雷风山泽以及乾马坤牛震龙巽鸡等等,均为象。就是卦之刚柔上下应比承乘亦没有不是象的。丢掉象去言理,不知理在何处。《易》道取类大,精粗巨细,无所不有,即便纳甲飞伏等等术数之学,不能说非《易》之一端,更何况中爻互卦倒巽倒兑厚离厚坎之象,均是卦体显而易明者。又称卦有对易反易。反易之义,先儒言之详备,来知德把它称为卦综是错误的。又说程颐不取卦变,说所有的卦都来自乾坤,然合之《彖传》,究竟未能完全一致。今皆遵从朱子的一阴一阳出自《姤》、《复》之说。又说宋、元以来易图不少于数千种,但与四圣人的精义,全都无关,今一概不予收录。只条分缕析朱子各图之义,但仍不载诸图等等。全书宗旨,均于此可见。此书朱轼在世时未能刊行。乾隆丁巳,两广总督鄂弥达校付刊刻。乾隆为其作序,称此书简明精当,博广而无枝蔓,钩深探赜而不穿凿附会。有鄂氏刻本、乾隆刻本,《高安全书》本,收入《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