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三卷。传说东汉魏伯阳(生卒年不详)撰。魏伯阳,一说名翱,字伯阳,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市东)人。据晋葛洪《神仙传》记载,魏伯阳本为高门贵家子弟,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不知。后与三个弟子进山修炼。在山中,先以服后可暂死的毒丹试狗,狗死;再以毒丹试三个弟子是否忠心,只有一人随他服毒丹假死,其他二人怕死,未敢服其药,出山买棺,欲葬死者。二人走后,魏伯阳与弟子及狗先后醒过来,一起入山而去。撰有《周易参同契》,简称《参同契》。汉代丹经道书很多,仅《参同契》中就谈及有《火记》六百篇。而研究丹经道书者,往往不得要领,误解了丹经道书的意思,甚至妄加解释,害己误人。致使“宦者不仕、农夫失耘、商人弃货、志士家贫”而没有成功的。魏伯阳对此感到很痛心,所以下决心“定录斯文”,参照《金碧古文龙虎上经》,撰《参同契》三篇;又作《补塞遗脱》一篇,以尽纤微。将大易、黄老、炉火三家理法融而合一,借《周易》爻象,演丹经之玄奥。强调必须顺从天地阴阳变化进行修炼,才能达到延年益寿、飞举成仙之目的。附以纳甲说、十二消息说和六虚说,论述炼丹的玄理神功及炉鼎、药物、火候等。阐述了如何修炼及修炼时所出现的种种迹象。批判了“世人好小术”、“履斗步罡宿”、“昼夜不卧寐”等错误的修炼方法,以及将不同性质的五金八石等物一起烧炼,希望得到长生不老的丹药等做法。明确指出修丹者由于“不审道浅深”而错误的修炼,致使失业破产,累及妻子受饥贫,甚至还有的人希望长寿,结果夭死短命、暴尸于野。魏伯阳在论述正确的修炼方法及批判错误做法之外,还讲述了自己写此书的方法及怎样阅读此书。他申明自己“写情寄竹帛,恐泄天之符”,所以他“略述其纪纲,枝条见扶疏。”、“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而又“故为乱辞,孔窍其门”。既把重点写出来,又故意将几方面内容相互错杂,使不肖者不易找到关键所在。要求学者反复阅读,认真思考,强调只要“审思”、“用意参”,就会“披列枝条,实核可观。”全书论述精辟,寓意幽深。传说此书写成后,魏伯阳将其送给青州徐从事,徐从事则隐名注释此书,桓帝时,又将此书传授给同郡的淳于叔通,这样,此书才得以流传于世。(见彭晓《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序》)。今所见《参同契》已经注不分,明显经过几人之手。后世学者对此书极为推崇。托名为东汉阴长生的唐代人、五代后蜀彭晓、宋代朱熹、陈显微、俞琰等都对此书作过认真的研究与注释。宋代高象先称赞此书说:“金碧龙虎参同契,留为万古丹中王。”由此可知其书影响之深远。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参同契》,或以外丹注释,或以内丹释解。唐以前学者多以外丹解参同契,强调炉火汞铅、五金八石。这不但有违其书本意,实践上也行不通。宋以后学者多以内丹解《参同契》。认为依外丹之说,药非同类不能成宝;然而《参同契》之法,是以神运精气结而为丹。也有人以内外丹混合解之。近代中外学者,大都认为《参同契》所述,既含内丹之旨,又有外丹之意。也有人认为其书原本为外丹之经。关于《参同契》一书的真伪问题,历代学者都进行过考证。历代《参同契》注本及涉及于此的道书,都称魏伯阳为东汉人,认为此书于东汉孝桓帝时流行于世,为世界第一部炼丹专著。但近代有学者考证,认为汉代有《周易参同契》,是为《易纬参同契》,与丹经无关,认为唐五代间道士假托古《周易参同契》之名,造丹经《参同契》,后人又将二书糅合为一,成今本《周易参同契》。虽然众说不一,但都不否认其书的影响作用,实为道家的丹经典籍。由于历史久远,难以见到其书原貌。现存四十余家注本。著名的有彭晓、朱熹、陈显微、俞琰、陈致虚、蒋一彪等家注本。

猜你喜欢

  • 晴川蟹录

    四卷。后录四卷。清孙之騄(详见《尚书大传》)撰。《晴川蟹录》是一部记载蟹品以及关于蟹的诗文、故事的书。全书分为四门:分别是谱录、事录、文录、诗录。《后录》也分为四门:分别为事典、赋咏、食宪、拾遗。两书

  • 南江札记

    四卷。清邵晋涵(1743-1796)撰。邵晋涵生平事迹详见《尔雅正义》。邵晋涵曾充四库馆纂修官,史部之书,多由其最后校定,提要亦多出其手。后授翰林院编修,仍纂校《四库全书》。前后任职史馆十余年,对经史

  • 周易说余

    一卷。清沈绍勋撰。此书是沈氏散见于各处的有关周易的文集。共二十余篇。篇目有论京房世位为上下经序卦之本、论序卦与辟卦有关、论象数理、论卦位、论辟卦之世位、论先后大同位、论之变、论归魂游魂之理、论九卦、论

  • 国士懿轨

    十卷。明余养蒙撰。养蒙,临海(今属浙江)人。生卒及事迹不详。该书乃养蒙奉南京都御史耿定力之命而编撰。因当时社会流行专重科目的风气、故养蒙采录历代士子出于太学和以赀郎起家为官的人的事迹,编成此书,上起战

  • 戴氏三俊集

    三卷。清戴芬、戴福谦(1808-1840)、戴莼三兄弟合著。戴芬,字骏伯,号清来,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年仅26岁而卒。著有《重荫楼诗集》。戴福谦,一名芳,字贻仲,号琴庄,道光丁

  • 诏安县志

    十二卷,志余一卷,清秦炯纂修。秦炯,慈溪人,康熙进士,康熙二十八年(1689)任诏安县知县。崇祯十年县令胡学鸿首修县志。秦炯到任后,以邑志又数十年未修,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冬设局重修,康熙三十年

  • 乐章集校勘记

    一卷,《补遗》一卷,《遗词》一卷。清缪荃荪(1844-1919)撰。补遗、逸词曹元忠撰。缪荃荪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生而颖异,十岁即遍读五经,十四岁读《文选》,十五岁读《说文》,二十

  • 南园漫录

    十卷。明张志淳(生卒年不详)撰。张志淳自号南园野人,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祖籍云南。明成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撰有《永昌二芳记》等书。《南园漫录》共十卷,书首有作者正德十年自序,自序中称:此书乃仿

  • 明三十家诗选

    十六卷。清汪端(1793-1838)编。汪端,字允庄、号小韫,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为陈裴之妻。能诗,著有《自然好学斋诗集》、《元明佚史》。此集为明诗选集,前有道光二年(1822)曹贞秀、梁德绳序,

  • 四书拾遗

    六卷。清林春溥编辑。是书无序例,凡《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二卷,摭拾群书,不参己见,颇多新颖之解。所解各条于义理事实,均能切合,其搜集甚博,且及时文批尾。该书有道光十四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