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补疏

周易补疏

二卷。清焦循撰。焦氏精研易学,多所创见。其以王弼之学,虽尚空谈,而以六书通假来解经,尚未远于马郑诸家。此书系为订正孔颖达《周易正义》之舛漏。颇能补孔氏正义之失,有参考价值。其自序称“弼或可由一隙贯通”可见焦氏自命太高,而视古人太浅,似不足取。今存《焦氏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化机会参

    见《化机汇参》

  • 养吾斋集

    三十二卷。元刘将孙撰。将孙字尚友。生卒年不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父刘辰翁的文名擅于宋末,将孙濡染家学,颇习父风。吴澄为作集序,谓其:“浩瀚演迤,自成为尚友之文,如苏询之有苏轼。曾以立序则谓渊源所

  •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

    五卷。南宋欧阳德隆撰,郭守正增修。欧阳德隆,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进士。郭守正,字正己,自号紫云山民,学者称紫云先生。初德隆以《礼部韵略》有字同义异、义同字异者,遂因监本详加考辨,撰《押韵释疑》五卷

  • 洪洞县续志

    不分卷。清赵三长修,晋承柱纂。赵三长字迁如,安徽繁昌县人,出身贡士,顺治十三年(1656)知洪洞县。清俭自持,兴除利弊,学宫、公署、城池、桥堤,尽力经营,政事之暇,留意古学,士林对其很是。《洪洞县续志

  • 静寿轩诗

    一卷。清陶绍曾(1875-1900)撰。绍曾字仲甫,湖南安化人。为诸生,是陶文毅公曾孙,与其兄宪曾皆笃志好学,力追古人,虽兄弟皆不到三十中道夭折,而考订经史,著述斐然,校订汉书,即为王先谦《汉书补注》

  • 墨妙轩法帖

    四卷。清高宗敕蒋溥等辑,即《三希堂法帖》续帖,成于乾隆二十年。《三希堂法帖》刻成后,又将所得之唐宋人墨迹汇编为四卷,款式等与《三希堂法帖》相同。但其中失于精鉴者亦多。如第一卷中第一帖为褚遂良临王献之的

  • 周礼详解

    四十卷。宋王昭禹撰。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昭禹未详何人。王与之作《周礼订义》,类编姓氏世次,将王昭禹列于杨时之后,并记其字光运,其它皆不详。《四库全书总目》认为:王昭禹应为北宋末徽钦时代人。《

  • 意见

    一卷。明陈于陛(生卒年不详)撰。陈于陛字元忠,南充(四川省南充市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初以翰林院编修参预编纂世宗、穆宗两朝实录,累迁礼部尚书,领詹事府事。于陛少从父习国家故实。为史官,

  • 大学讲义

    ① 一卷。清朱用纯(1617-1688)撰。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江苏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清理学家。其学恪守程朱,专倡主敬。所著《治家格言》(也名《朱子家训》),清中叶后传播甚广。还有《大学中庸讲义》

  • 小字录

    一卷。宋陈思(生卒年不详)撰。陈思,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宋理宗时官成忠郎,国史实录院秘书省搜访。性情好古,旁收博证,用力甚勤。著有《宝刻丛编》,《海棠谱》,《书小史》,《书苑精华》,《两宋名贤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