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要义

周易要义

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宋史·儒林传》载,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庆元五年(1199年),登进士第。时方讳言道学,了翁策及之。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听公事,尽心职业。开禧元年(1205年),韩侂胄欲北伐,国中无人敢言,独了翁上策言不可。次年,知嘉定府。因父丧返里,筑室白鹤山下,开门讲学,四方之士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终官资政殿学士、湖南安抚使等职。恩数同执政,进封临邛郡开国侯。卒后诏赠太师,谥文靖。《宋史》本传称其居靖州日,湖、湘、江、浙之士,不远千里负书从学。乃著《九经要义》百卷,订定精密,先儒所未有。其著述尚有《鹤山集》、《周易集义》、《易举隅》、《周礼井田图说》、《古今考》、《经史杂抄》、《师友雅言》。此书即其《九经要义》中第一部。了翁因当时说经者,但知诵习成言,不能求之详博,故取诸经注疏之文,据事别类而录之,谓之“要义”。大旨主于以象数求义理,折衷于汉学、宋学之间。虽主于注疏释文,然摭采颇有法度。《四库提要》评曰:“采掇谨严、别裁精审,可谓翦除支蔓,独撷英华。”又引王祎《杂说》云,孔颖达作《九经正义》,往往援引纬书之说,欧阳修常欲删而去之而未行,迨鹤山魏氏作《要义》,始加黜削,而其言绝焉,赞其有“廓清之功”。《经义考》群经类载《九经要义》二百六十三卷,注曰“分见各经”。然各经皆载《要义》,惟易类仅据《宋志》载《周易集义》六十四卷,不载此书,似乎即以《集义》为《要义》。据《宋史》本传及方回《周易集义跋》,则明为二书,今二书并存。《周易要义》传世最早刻本为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魏克愚刻本,存六卷(一至二、七至十),北京图书馆藏。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藏明抄本六卷。上海图书馆藏明抄本二卷。又北京图书馆藏清徐氏传是楼抄本(清季锡畴校)、清震无咎斋抄本(清翁心存校并跋),俱为十卷。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十卷(清丁丙跋)。《四部丛刊续编》收有此书(原缺三至六卷)。

猜你喜欢

  • 南园诗钞

    十卷。清尤世求(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世求字会修。尤侗之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官南充知县。本集分《金台草》一卷,《冰壶草》二卷,《湛华草》一卷,《怀新草》二卷,《沁雪草》二卷,《逢辰草》一卷,

  • 巢氏病源

    见《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 幔亭诗集

    十五卷。明徐熥(约1580-约637)撰。徐熥,字惟和,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著有《幔亭诗集》。是集为陈荐夫所辑,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由

  • 万晴轩年谱

    一卷。清张鼎元编辑。鼎元字兼甫,湖北兴国州(今湖北阳新县)人。该谱记其师万斛泉生平事实。斛泉字齐玉,号晴轩,湖北兴国州人,笃守程朱之学,隐居授徒。平生未曾应试,亦不授弟子以举业,在清代理学诸儒中可谓凤

  • 汇订四书人物名物经义合考

    十二卷。明张溥(1602-1641)编辑。张溥字天如,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学者,著有《诗经注疏》、《春秋三书》、《历代史论二编》等。是书卷首有吴伟业序、张溥自序及凡例。按郭青螺考圣门人物而遗七十二朝

  • 九经误字

    一卷。清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炎武因明国子监所刊诸经字多讹脱,而坊刻之误又甚于监本,极不便于经籍流传,乃考石经及各种旧刻经籍作成此书,以纠正经籍在流传中的错字讹脱。其原则是凡监本有笔误显然

  • 井观琐言

    三卷。旧本题宋闽南郑瑗撰,钟人杰的《唐宋丛书》也著录为宋人郑瑗。但后世学者据书作者称明为国朝,其所评论者多明初人物,而断定此书决非宋人所作。又据弘治《八闽通志》,载有莆田人郑瑗,朱彝尊《明诗综》也载有

  • 解州安邑县运城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言如泗修,熊名相、吕滥等纂。言如泗,昭文人,先贤言子裔。由恩贡教习授知县,历任垣曲、闻喜。后升保德州知州,政声甚嘉。乾隆二十六年(1761)题补解州。熊名相,贵州大定县人。出身拔贡,

  • 盐山县志

    ①十二卷。朱鸾鷟修,钱国寿纂。朱鸾鷟,字翔千,泰兴人,贡生,康熙五年(1666)盐山县知县。钱国寿,字子彭,大兴人,举人,康熙七年任盐山县教谕。盐山有志,始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为知县时尚所修,

  • 三峰传稿

    一卷。清万应隆撰。应隆字道吉,泾县(今属安徽)人。崇祯举人,入清不仕。著有《三峰文集》。该书记明末周泰峙、金声、黄道周、万庚、杨廷枢、万曰吉、万寿祺等人,所记虽较《明史》简略,但颇多轶事,为《明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