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象辞

周易象辞

不分卷。附《寻门余论》、《图书辨惑》一卷。清黄宗炎(1616-1686)撰。黄宗炎,浙江余姚人,字晦木。宗炎说《易》力辟陈抟之学。故其解释爻象,皆以易理为主。如释坤彖曰:“乾既大矣,坤能配乎乾而与之齐,是乾之大,坤亦至焉,故曰至哉。盖乾以无施而坤受之。即为坤之元,非别有元也。”其义为前人所未发,而于承天时运行之旨,无成有终之道,均分明融洽。其他如解豫六二爻辞:“介于石”,谓处地之中,得土之坚,取象极为精确。解剥卦六五爻辞:“贯鱼”,引《仪礼》:鱼每鼎用十五头,昏礼用十四头,其数多,必须贯。亦颇有根据,不作牵强附会之解。解释卦初六爻辞“无咎”说:“难之初解,人人喜补过之有地,此非人力,乃天时也,故直云无咎。”更得文外之意。其他诠释大都与此相同。均可以自成一说。至于“归妹以须”,须为女之贱者,旧解本无可变更,但黄宗炎说必须附颐而动,则认为是须发之须,未免伤于好奇。又如,对易的字义,多引篆文解释,亦不免王安石《新义》务用《字说》之弊。后附录《寻门余论》二卷,《图书辨惑》一卷,宗旨大致相同。《寻门余论》兼排释家之说,难免曼衍于《易》外。其指责宋儒,词气亦偏激。然而他论四圣相传,认为不应当在文王、周公、孔子之外,再有伏羲之易为不传之秘。《周易》未遭秦火,不应当独禁其图,转而被道家藏匿二千年之久,至陈抟才开始出现,乃为真切之论。《图书辨惑》谓陈抟的图书是道家养生之术,与元代陈应润的说法相符合。又说周敦颐《太极图说》,图杂有仙真,说冒以易道,此亦与朱彝尊、毛奇龄所做的考证大致相同。至于说朱熹从而字析之,更是流入释家,不免有意深文,存有姚江朱、陆的门户之见。二书各有别本单行,然考《周易象辞》目录,实际上列此二书,称之为附录,而非另成一书。皆收入《四库全书》。《寻门余论》及《图书辨惑》,有沈懋德《昭代丛书》刊本。今余姚县黎洲文献馆藏稿本《周易象辞》不分卷,附《寻门余论》、《图书辨惑》一卷存二十二册,是《周易象辞》原未分卷。

猜你喜欢

  • 关右经籍考

    存十一卷。清邢澍撰。邢澍(1752-1822),字雨民,号佺山,一作佺山,阶州(今甘肃武都)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至江西南安知府。博学洽闻,家藏图书逾万卷,尤善史表、史志之学。此编初名《

  • 汉魏乐府风笺

    十五卷。《后补补遗》一首。黄节(1873-1935)编选、笺释。黄节,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广东顺德人。晚年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此书选录汉魏乐府诗一百九十六首,为之笺释。黄节认为汉魏乐府诗中

  • 读孙卿子札记

    二卷。清陶鸿庆撰。是书为读诸子札记第八种,其内容多补正王念孙、俞樾、王先谦诸家之说,义多平允。以《成相》篇论之,“险陂倾侧此之疑”。俞训“疑”为“止”;鸿庆以“疑或之”,最为明显。又“莫不理续势持”。

  • 济阴纲目

    十四卷。明武之望(1552-1628)撰。汪淇笺释。武之望字叔卿,号阳纡,关中(今陕西临潼)人。武氏“幼治儒经”,在关中一带颇具名气,有“关中鸿儒”之称。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尝官吏部主考官等

  • 庄子口义

    十卷。宋林希逸(生卒年不详)撰。林希逸,字肃翁,号庸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善诗书画。累定间官至司农少卿,终于中书舍人。撰有《道德真经口义》、《南华真经口义》、

  • 玉屑斋百家论抄

    十二卷。明张文炎编。张文炎字维谦,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待考。其书取明一代之文,泛论经史疑义者,总萃成编。其体有论、有辨、有评、有解、有说、有考、有叙、有原、有志、有纪、有难、有略、有读。所录凡一百十一

  • 增订四书贯解

    无卷数。清朱良玉撰。朱良玉先著有《释注大全》,因其过于繁复,另加采择而成是书。书首有自序,采用《朱子章句集注》原本。所谓贯解,列于书的上方,有全旨,有节解,大约从《朱子或问》、《朱子语类》中采录较多,

  • 供冀小言

    一卷,清林伯桐(1778-1847)撰。伯桐字桐君,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曾任德庆州学正等职。林伯桐平生著述颇多,主要有:《修本堂稿》四卷,《诗文集》二十四卷,《两粤水经注》四卷,《供冀小言》二卷,《

  • 何氏学

    二卷。何治运(1775-1821)撰。治运字郊海,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学者。乾隆丙子(一说嘉庆丁卯)举人,大挑教谕。平生洽闻强识,嗜笃汉学。阮元督粤时,曾聘他纂修《广东通志》。后游浙中,巡抚陈若

  • 续词品

    一卷。清杨夔生撰。杨夔生生卒里贯均未详,著有《真松阁词》。其《续词品》,是续郭麐《词品》之作。麐分词为十二品,夔生续十二品,正合司空图二十四品之数。其十二品为轻逸、独造、凄紧、微婉、闲雅、高寒、澄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