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韵

唐韵

五卷,唐孙愐撰。孙愐,唐代音韵学家。愐一作缅,天宝中官陈州司马。《唐韵》早已亡佚,近代发现唐人写本《唐韵》残卷,据考是书有二种版本,一本成于唐开元年间,一本成于唐天宝年间。孙愐《唐韵序》,宋修《广韵》刊载,一向通行。王国维认为:(1)书名又称《广切韵》,略称《切韵》或《广韵》。(2)书有开元本与天宝本,差别颇大。开元本部目次序大致与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同。天宝本分韵加密,平声多出三韵,上去声亦各多出三韵,入声多两韵。(3)二本下平声韵目序数均与上平声衔接。王氏认为二本皆孙愐所作,开元本为初撰之本,天宝本则为重定之本。唐兰则认为天宝本并非孙愐所作。天宝本是否为孙愐所作,尚有待研究,开元本出于孙愐之手则是确定无疑的。开元本原书久佚,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明项子京所藏《唐韵》五卷,前有孙愐序及韵部数目。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对开元本《唐韵》可以有如下了解:(1)全书共分五卷。(2)平声上二十六韵,平声下二十八韵,上声五十二韵,去声五十七韵,入声三十二韵,凡一百九十五韵。较《切韵》多两韵,与《王韵》总数同。(3)卞氏所录孙愐《唐韵序》与《广韵》前所载者文句颇异。王国维谓“《唐韵》有开元、天宝二本,亦有二序,今《广韵》前所载,乃合二序为一,违失甚矣”。(4)是书很注意辨正形体,故“字体偏旁,点画意义,从木从扌,著彳著亻,并悉具言”。辨正形体主要依据《说文》《玉篇》等。(5)增加了很多注解,字义之外,事物名称、姓氏原委、州县名号等均加以注释,某些“异闻奇怪传说”也写进注解。引据颇为广博,字书、韵书、训诂书如《三苍》、《尔雅》、《字统》、《字林》、《说文》、《玉篇》、《声谱》等之外,尚旁及经史子集等著作。(5)开元本《唐韵》写成时间不会迟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因为开元本序中有“及武德以来创置,迄于开元二十年并列注中”的话,王国维谓“此实当时进书之序”。又其书载郡县建置迄于开元二十年。并自署行陈州司法参军事,尚在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之前。这些都足以证明此本完成于开元二十年之前。天宝本也早已散佚,但可供参考的材料较开元本多,其中著名的是蒋斧所藏唐写本《唐韵》残卷,据王国维考证,即天宝本残卷。是本有国粹学报馆影印本。魏了翁《鹤山大全集》录有《唐韵后序》。另有P2016号残卷,为伯希和所窃,存巴黎国家图书馆,国内辑入《瀛涯敦煌韵辑》中。根据这些材料,可对天宝本有如下了解:(1)天宝本不论是否为孙愐所作,但它确是开元本的增字加注本,而且“为晚唐人所为”。(2)这部书大约成于天宝十年(751年),因为序文中有“岁次辛卯天宝十载”的话。(3)与《陆韵》比较,天宝本平声从“真”韵中分出“谆”韵,从“寒”韵中分出“”韵,从“歌”韵中分出“戈”韵;上声从“轸”韵中分出“准”韵,从“潸”韵中分出“缓”韵,从“哿”韵中分出“果”韵;去声从“震”韵中分出“稕”韵,从“翰”韵中分出“换”韵,从“箇”韵中分出“过”韵;入声从“质”韵中分出“术”韵,从“末”韵中分出“曷”韵,共增加了十一韵。与《王韵》或开元本比较,少上声“广”韵与去声“酽”韵。全书分二百零四韵。(4)此本增字加训。所增字大多注明出处,如增“慾”字,注“出《说文》”;增“肐”字,注“出《纂文》”。训解颇详明,引据亦丰赡。(5)对《陆韵》有所刊正,如蒋斧藏本“证”韵“瞪”字下注云“陆本作眙”。“麦”韵“”字下注云“陆入格韵”。《唐韵》之称仿效《周礼》,“唐”指唐代,是书在唐代影响很大。宋徐铉为《说文》各篆所注切语,一般认为采自《唐韵》,此说董同和《汉语音韵学》认为“大成问题”。

猜你喜欢

  • 易问笺

    一卷。明舒芬(1484-1527)撰。芬字国裳,号梓溪,江西进贤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因谏南巡,被贬谪福建,盐课司副提举。嘉靖初复职,又因争议大礼被当廷杖笞。不久又遭丧母之

  • 周易姚氏注

    一卷。辑佚书,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姚信字德璠,吴兴人,官至吴太常卿(《七录》云字元直),其事不见于《三国志》。此书据《经典释文·叙录》为十卷,《七录》作十二卷。《隋书·经籍

  • 曹俪笙行述

    一卷。清曹恩编。恩安徽歙县人,官任刑部员外郎。此书所述为其父曹振镛(1755-1835)生平。振镛,字怿嘉,号俪生。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历任编修、学政、

  • 止斋论祖

    五卷。宋陈傅良(1137-1203)撰。陈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乾道中登进士甲科,教授泰州,改太学录。本书成书前,陈傅良讲学城南茶院时,以科举旧学,人无异辞。于是删除宿说,标榜新

  • 孔惟叙集

    六卷。清孔毓功(约1675前后在世)撰。毓功字惟叙。新城(江西省南城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受学于魏禧,其他事迹不详。著有《孔惟叙集》。此集共六卷。所作皆为杂文。以年为次,不分体类。据集前《自记》称,“

  • 四书大成直讲

    二十卷。清李锡书(详见《四书臆说》)撰。是书乃李锡书晚年所作。认为前儒言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群儒之大成,四书乃圣人之大成,集注章句乃朱子之大成。故是书以“大成”为名。首载朱子年谱,尊朱注,不载朱子

  • 春秋本例

    二十卷。宋崔子方(详见《春秋经解》)撰。崔子方认为:孔子《春秋》一书,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著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根本。此书乃以《春秋》日月时之例分隶于例、变例二类之中,共十六门。本来《公羊》

  • 娄县志

    三十卷,首二卷。清谢庭薰修,陆锡熊纂。谢庭薰,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事娄县。陆锡熊,娄县人,官侍郎。卷首上卷为巡典,下卷为宸翰;卷一志沿革;卷二志建置;卷三志疆域;卷四、五志山川上下;卷六、七志

  • 滕县乡土志

    一卷。清高熙哲修纂。高熙哲曾以御史,出守过宁夏、宣化、大名等处,官至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饬令各州、县,纂修简明乡土志,以作历史、地理教科书之参考。故高熙哲纂此志之法是,取邑志,补以新事

  • 剑光楼诗钞

    四卷。词一卷。《文钞》一卷。清仪克中(1794-1835)撰。仪克中,字墨农,又字协一,原籍山西太平(今山西寿阳)人,后居广东番禺县。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少时聪颖,顷刻能作数千言,又能在方寸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