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誓答问

大誓答问

一卷。清龚自珍(1792-1841年)撰。龚自珍定玺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九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龚自珍为清代后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在经学上强调“通经致用”,是嘉庆、道光年间今文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著作有《定庵文集》等。《尚书》中的《大誓》有今文和古文两种,晚出《大誓》,已有人怀疑,甚至东汉马融就开始怀疑了。龚自珍则认为无论今文还是古文,都无《大誓》。他在《己亥杂诗》中说:“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至今守定东京本,两庑如何阙马融。”龚氏自注“戊子成《尚书大义》一卷,《大誓答问》一卷,《尚书马氏家法》一卷。”由此诗可知龚自珍治《尚书》较为推崇马融。关于汉代今文与古文的名实问题,龚氏之论颇有新见,发前人所未发。他说:“伏生壁中书实古文也,欧阳、夏侯之徒以今文读之,传诸博士,后世因曰伏生今文家之祖也。此失其名也。孔壁固古文也,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则与博士何以异?而曰孔安国古文家之祖,此又失其名也。今文、古文同出孔子之手,一为伏生之徒读之,一为孔安国,先皆古文矣。既读之,后皆今文矣。惟读者人不同,故其说不同。源一流二,渐至源一流百,此如后世翻译一语也,而两译之,三译之,或至七译之。译者不同,则有一本至七本之异。”龚氏此论,实已摆脱了今文与古文的界限,非一般腐儒可比。本书最早有道光年间汪远孙刻本,又有同治初年(1862年)潘祖荫所刻滂喜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扬州北湖小志

    六卷。清焦循撰。焦循(1763-1820),字里堂,一字理堂,晚号理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年间举人。幼承家学,中举后,即绝意仕进,专力治学,建“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博闻强记,识力精卓,

  • 水东日记

    三十八卷。明叶盛(详见《叶文庄奏草》)撰。此书记明代典章制度,及一时遗文逸事。许多材料均可与史传相参证。书中援引的书籍比较庞杂,致使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作者还十分熟悉掌故,所以对朝廷旧典的考究最为详细

  • 古书拾遗

    四卷。清林春溥(详见《开卷偶得》)撰。《古书拾遗》是林春溥的一部杂考之作,因古代典籍往往因故散佚,但其零章断句,尚有存者,故搜集残篇遗文,以成此书。全书主要搜集《易》、《书》、《周礼》、《诗》、《竹书

  • 古今医鉴

    十六卷。明龚廷贤(生卒年不详)撰。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其父龚信,字西园,曾任太医官。龚廷贤承父业,以医闻名,获御赐“医林状元”匾额。所著有《寿世保元》、《万病回春》、《济世

  • 春秋以俟录

    一卷。明瞿九思撰。九思字睿夫,号慕川,黄梅(今湖北黄梅)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为知县张维翰诬,谪戍塞下。张居正援救,获释。后荐授翰林待诏,力辞不受。卒年七十一。该书多为牵强附会之谈,如以《春秋

  • 唐写卷子本说文解字残卷

    此残卷有九十四行,每行两篆。每篆分为三栏:上栏篆文,中栏音切,下栏说解。皆为木部,“祖”字起,“楬”字止,共一百八十八字。然首行两篆仅存“木”旁,十五行上下两篆全损,九十二、九十四两行古文“柙”字和篆

  • 书经述

    六卷。清许祖京撰。许祖京字依元,浙江德清人,乾隆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许祖京在其自序中称,他于“乾隆壬寅(1782年)八月往勘黑井水灾,箧中唯携《书经》,公暇辄披诵,循经文语意,衍为述注,示儿曹,使通

  • 五代史志疑

    四卷。清杨陆荣(生卒年不详)撰。杨陆荣,字采南,青浦(今属上海市)人。著有《易互》、《禹贡臆参》等。《五代史志疑》成书于康熙年间,是摘《五代史》疏漏或谬误而作,如“唐太祖兄弟传。所载”太祖有四弟,克让

  • 论语附记

    二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方纲字正三,号覃溪,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乾隆时进士。官至内阁学士。著有《书斋汇书》。是书分上下二卷。上卷认为汉唐注疏距古不远,其沿承经师训诂,必不可废,而

  • 禹贡九州今地考

    二卷。清曾廉撰。本书考《禹贡》水道以今地名证古州各为篇,先举其源流、变迁,后分列今地,条理很清晰。对于各种异说多折衷之,有的断以己意,大都颇有根据。比如《冀州篇》,释“梁山”不采取胡渭的龙门之说,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