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娱亲雅言

娱亲雅言

六卷。清严元照(1773-1817)撰。元照字修能,号九能(一作久能),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经学家。诸生。治经史务实学,熟于《尔雅》,为诂经精舍高材生,深得阮元、朱珪赏识。曾尽卖所有书,得钱二十六万,购杭州汪氏宋椠本二十册,书癖之名播于一时。晚年移居德清。除本书外还著有《尔雅匡名》二十卷、《蕙桥杂记》一卷、《悔庵学文》八卷、《补遗》一卷、《柯家山馆遗诗》六卷、《词》三卷及《悔庵文钞诗钞词钞》。本书大体仿照顾炎武《日知录》、钱大昕《养新录》的体裁,对于自家芳茮堂藏的宋元椠本,苦学有得,校对异文,订正剩义,积久成帙。书前有段玉裁、钱大昕、吴兰庭、徐养原诸序,又有余正观之诗,钱大昕、吴兰庭、段玉裁、梁玉绳、周中孚、徐养原、许宗彦所撰诸札以及元照自序。自序说:“先人年六十三,患河鱼之疾,思以此娱之,因以‘娱亲’名书。其曰‘雅言’,先君所定名。”原本十六卷,删成六卷,包括:卷一,《周易》、《尚书》;卷二,《毛诗》;卷三,《周礼》、《仪礼》、《礼记》(附《大戴礼》);卷四,《左传》(附《国语》)、《公羊》、《穀梁》;卷五,《论语》、《孝经》、《孟子》;卷六,《尔雅》书中援证古义不追求新奇。如《易》“何以守位曰人”,各本“人”多作“仁”,元照认为,守位以人,聚人以财,二语相承,作“人”为合。《书》“女后稷”,各书都作“女居稷”,并说是王肃所改,元照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叙,并作“后稷”,应劭又说:“后主也”,认为如果孟坚原文作“居”,那么应劭就不会训为“主”,这足以作为不是私改之证。又“高宗肜日”,认为高宗是庙号,如果武宗在位,不得有庙号,断定是祖庚嗣位之后,祖己追述其事而作,纠正了金氏《通鉴前编》之错。又“大木斯拔”,《正义》说“斯”就是“此”,元照根据《诗》“王赫斯怒”笺:“斯,尽也”,认为“斯”有“尽”意。《礼记》“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援引《大戴礼》“孔子曰:‘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以之证明《中庸》与《正义》相合。又《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至知之至也”,认为此节在所谓“诚其意者”之前,乃是申说致知格物之义。“臻知之臻”,注释说,或作“至”,以著明知至即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要务,所以说,都以修身为本,而不说以诚意正心为本。本是所厚者,末是所薄者。身不修而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不可能有。能知其本,这就是知之至者,经义初无缺漏。这些,都见解精惬。书中常引述卢文弨、段玉裁之说。有嘉庆刊本,湖州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王门宗旨

    十四卷。明周汝登(生卒年不详)撰。周汝登字继元,号海门,嵊县(今属浙江)人。万历进士,历任南京工部主事、两淮盐运判官、南京尚宝卿等职。学宗王守仁,并有意融合儒、释二家。著有《海门先生集》、《圣学宗传》

  • 肘后方

    见《肘后备急方》。

  • 佛国记

    晋代竺法维(生卒年不详)撰。竺法维,很可能是晋代来华的一天竺沙门。所作《佛国记》一书,早已亡佚。《通典》卷一百九十三、《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十三、《水经注》卷一、《高僧传》卷二,均有引自《佛国记》一书

  • 钜野县志

    ①十卷。明吕鹏云、方时化修,吕封齐纂。吕鹏云号溟南,直隶东明县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任钜野知县,官至御史。方时化,歙县人,举人出身。天启初任钜野县知县。考钜野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

  • 南诏野史

    一卷。旧本题昆明倪辂集,成都杨慎标目,滇中阮元声删润。倪辂字玉汝,号鸿宝、园客,一作倪元璐(1593-1644),明浙江上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编修。崇祯元年(1628)疏论东林非邪党,乃

  • 两汉解疑

    二卷,明唐顺之撰。唐顺之(1507-1560)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字应德。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唐顺之与总督胡宗宪合作抗击倭寇有功,升为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唐顺之精通天文、地理、兵法、数

  • 左传器物宫室

    一卷。清沈淑撰。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条。

  • 壮陶阁法帖

    三十六卷。清裴景福辑。裴景福字伯谦,其官粤东时,得南海潘氏海山仙馆与岳雪楼诸家遗物,故所藏甚富。汇其所自有之书,工借摹他家之藏以成此帖。以“元亨利贞”分为四集,元集六卷,收魏晋至唐。亨集八卷,收五代至

  • 灵石山房诗草

    二卷。清贵成(约1854前后在世)撰。贵成字镜泉。蒙古正蓝旗人,生卒年未详。杭州驻防。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官兵部郎中。尽力于公家职事,能搜抉利弊,有所不可,议论侃侃,百折不回。与黄云鹄同官至契

  • 苏斋述学

    一卷。近人钱文霈撰。文霈字汝霖,江苏元和(今江苏省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篇首有自序,言考据之学,贵以古书证古书,能会其通,绝不参以臆说。书中所列条目,有的是对前人的误解予以辨正,有的是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