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学新书摘抄
一卷。元代刘惟志撰。刘惟志,仕履生卒不详。达州(今四川达县)人。该书摘录古人论书之语,分为四目:六书、六体、书法、书评。所摘选的内容十分简略。关于该书名,大概原书名为《字学新书》,而刘惟志摘抄其中。《四库全书总目》仅存其目,加以介绍。
一卷。元代刘惟志撰。刘惟志,仕履生卒不详。达州(今四川达县)人。该书摘录古人论书之语,分为四目:六书、六体、书法、书评。所摘选的内容十分简略。关于该书名,大概原书名为《字学新书》,而刘惟志摘抄其中。《四库全书总目》仅存其目,加以介绍。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念椿修,程寿昌、曾广浚纂。吴念椿,字子恭,浙江临安人,荫生,官云梦知县。程寿昌,字云泽,本县人,举人,候补同知。曾广浚,字伯泉,本县人,拔贡。《云梦志略》,邑人程怀璟作于道光
十二卷,葛震(见《诗史》条)撰。葛震康熙年间著成《诗史》一书,为读史者方便之见,清人曹荃为其作注,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遂改书名为《四言史征》。此书在清代有内府藏本。
见《金匮心典》。
①八卷,清娄肇龙修,杨州彦、栗引之纂。娄肇龙,浙江山阴人,官当阳知县。杨州彦,字倩公,一字宣楼,当阳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邑名士,官任邱知县,其调济民困,清廉自持,因忤旨罢归,绝意仕途。栗
二卷。清李连骑、舒善庆修,姚德华纂。李连骑直隶威县(河北威县)人,拔贡。舒善庆,浙江奉化人,监生,两人先后官宜城知县。姚德华,字宝丞,本县人,光绪二年(1876)孝廉方正。县志于同治五年(1866)知
六卷。明夏尚朴(1466-1538)撰。夏尚朴,字敦夫,号东岩,广信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少师娄谅。正德初赴京会试,见刘瑾乱政,不试而归。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官至南京太仆少卿
四卷。清陈景云(详见《通鉴胡注举正》)撰。朱熹《通鉴纲目》成后,为其注释、补遗、订误者有宋尹起莘、周密,明张自勋及清芮长恤等。然诸家之说,或不甚确切,或有漏略。景云之书采摭诸家所未及,悉引据前史原文,
附崇祯十二年(1639年)陕西乡试录。编者不详。明代以省为单位大都有登科录乡试册,一般记有考试官人数、同考试官人数、中式举人姓名人数等。此书主要汇集了万历年间的部分乡试录。现存有明刻本。
二卷。清李汝霖纂修。李汝霖字雨人,河北永年县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以主事用,签分户部山东司行走,同治九年(1870)改就外任,加同知衔,十三年(1874)选授襄垣知县。光绪初年李汝霖莅任,开始
一卷。清赵曾望(?-1874)撰。曾望字绍庭,江苏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篇首有自序,举著书大旨:一有洗伐无穿凿,二有援引无挦扯,三有箴规无毁谤,四有疆界无门衣。书中自创新解,说多可喜。如《论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