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义疏

孝经义疏

不分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原籍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学者。官至漕运、湖广、两广以及云贵总督,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曾师从焦循、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等著名学者。著述颇丰,自著的有《揅经室集》五十八卷、《诗书古训》六卷、《曾子注释》四卷、《仪礼石经校勘记》四卷、《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二百四十三卷等十余种,主持编纂的有《经籍纂诂》一百零六卷、《十三经注疏》四百一十六卷、《皇清经解》一千四百卷等多种。是书题为义疏,并不依经文章解句释,实为札记体,其中多精义。如谓以经为书之名目,实自孝经开始,具体出自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句。又谓孔子于诸侯卿大夫士,云“然后能保其社稷,然后能保其宗庙,然后能保其禄位”,于天子但云“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不言“然后能保其四海”,此孔子春秋尊王之义。凡此皆为微言大义所系。其他如释敬字、释患字以及发明顺训二字等,也颇见深研有得。只有断郑注为郑小同作,过于相信陆澄而否认刘肃,是其一蔽。该书版本为道光十六年(1836)日省吾斋刊本。

一卷。梁武帝(464-549)撰。清马国翰编辑。梁武帝即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南朝梁开国主。武帝博学能文,骑射、乐律、书法、围棋皆极精妙。即位后,大修文教,笃奉佛教,著述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据《隋书·经籍志》载,梁武帝撰《孝经义疏》十八卷。新旧唐志记载相同,书唐以后已亡佚。邢昺正义偶有所引。该书开首释仲尼二字,谓“邱为聚,尼为和”,未免牵强。明人辑《梁武帝集》有《说明堂》一篇,虽非义疏之文,而明堂阐述之义,与《孝经》有关。马国翰从邢昺正义辑出,并录《说明堂》一篇。该书采掇虽不多,然实开唐明皇御注之先。是书存于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寒山蔓草

    十卷。明赵宦光编。赵宦光,字凡夫,江苏吴县人。生卒不详。著有《说文长笺》。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宦光饶于财,卜筑城西寒山之麓。淘汰泥沙,俾山骨毕露,高下泉流。凡游于吴者无不造庐谈宴,广为乐方。”赵宦

  • 被褐先生稿

    十七卷。明华善述(1545-1621)撰。华善述,字仲达,江苏无锡人。是集凡十七卷。只末一卷为杂文,余皆为诗。据集前世贞序称:“其诗或并比兴而忘之,大概不可为典要。”深有不满之意。但亦将其列为四十子之

  • 正蒙释

    四卷。旧本题明高攀龙(详见《周易易简说》)集注、徐必达(详见《南京都察院志》)发明。叶向高曾为此书作序,称:“《正蒙》精深浩渺,朱子训释未尽,锡山高云从缘其指,广为集注;携李徐德夫笃好此书,尝条其所见

  • 唐人选唐诗

    一卷。唐佚名编。敦煌本诗选两残卷。甲卷凡六家,计七十一首。前三首人名在断损处,不可见。其名存者,有王昌龄、邱为、陶翰、李白、高适。高适诗《上陈左相》一首,残佚后半。乙卷凡二家,录诗四十三首,末二首题李

  • 尚书传翼

    十卷。陆键撰。其生卒年不详。键字实府,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明代学者。《尚书传翼》乃蔡沈集传的辅翼之作,故其说多宗蔡传而甚少发明。有明刻本,今存清华大学图书馆。

  • 种芋法

    一卷。明黄省曾(生卒年不详)撰。黄省曾,字勉之,别号五岳山人,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嘉靖举人。《种芋法》共分四节,主要汇集古书中关于芋的记载,“艺法”一节单独讲述了黄省曾生活时代的种芋方法,颇有价值

  • 青学斋诗存

    四卷。清汪之昌(1834-1892)撰。汪之昌字振民,江苏新阳(今江苏昆山)人。同治丁卯副贡。壮年绝意举业,以闭户读书、守先待后为职志,教迪后进,殷殷不倦。高德馨、章钰均出其门。后遂专研经义,以《说文

  • 春秋测义

    三十五卷。清强汝询撰。汝询字赓廷,溧阳(今江苏溧阳)人。著有《求益斋读书记》、《汉州郡县吏制考》、《垛积衍术》、《求益斋随笔》、《求益斋文集》等。《春秋测义》撰成于清光绪九年(1883)。作者认为《春

  • 春秋异文笺

    十三卷。清赵坦(1765-1828)撰。赵坦字宽夫,一字石侣,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诸生,道光辛已(1821)举孝廉方正,奏给六品顶戴。研究汉经师之说,著有《周易郑注引义》、《石经考》、《宝甓斋文

  • 日进直讲

    五卷。明高拱撰。高拱详见《春秋正旨》条。嘉靖三十一年(1552),高拱以翰林编修为裕王(穆宗)讲官,讲解《四书》,嘉靖三十九年(1560)编定此书。书中先解释字句,然后陈说义理,共有十卷。今本只有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