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大全

孝经大全

① 十卷。明江元祚编辑。江元祚字邦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藏书家。跟项圣谟合编有《墨君题语》。是书开首录崇祯六年正月上谕一道,有葛寅亮序及元祚自序。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集。甲集包括孝经考、宗传图考、全孝图说、传经始末、全经纲目、孝字释、全孝心法、诵经威仪。乙集包括汉孝经、唐孝经,汉孝经只有一篇无名氏的今文直解,唐孝经分齐古进石台孝经表、玄宗注石台孝经、元行冲撰孝经注疏。丙集为宋孝经,分朱申句解朱文公校定古文、董鼎注朱文公刊误、邢昺、杜镐等撰孝经正义。丁集为元孝经,分吴文正公校定今古文、吴文正公刊误、张恒撰吴文正公校定今文孝经记。戊集为明孝经,分朱鸿集解家塾孝经,孙本孝经解意、朱鸿古文直解、虞淳熙孝经迩言。己集包括沈淮叙次孝经会通、梅鼎和孝经疏抄、朱鸿汇辑四书孝语。庚集包括朱鸿汇辑五经孝语、元祚删注曾子孝实、元祚述孝经汇目。辛集为虞淳熙孝经集灵及附集。壬集包括孙本孝经释疑、朱鸿孝经质疑、虞淳熙从今文孝经说、孙本古文孝经说、孙本古孝经大旨。癸集为江元祚汇辑孝经集文,包括自晋代陶潜五孝赞至明代江旭奇进孝经疏义奏疏,凡二十三篇,其中孝经注疏及孝经正义有录无书,注明以备疏抄。另外朱鸿孝经集解及古文直解、孙本孝经解意、虞淳熙孝经迩言四书,元祚辑为孝经汇注三卷。目录之后详记古今羽翼孝经姓氏,自魏文侯到梅鼎和,共一百八十七人。是书所列诸本之外跟孝经有关的撰述,均载于羽翼孝经本人姓氏之下。除司马光指解未收外,该书搜集十分完备,多而不滥。甲集虽非尽属于孝经,但意在阐发孝旨,亦不可少。该书版本为崇祯六年刊本。② 二十八卷。孝经或问 三卷附孝经翼一卷。明吕维祺(详见《孝经本义》)撰。《孝经大全》仿《永乐大全》之例,因而亦以大全为名。卷首为孝经节略,列旧说为纲,后附案语,大都叙述孝经源流及赞论之辞。卷一至十三为经文,仍分十八章,而删开宗明义诸章名;所作笺释,融会旧注,而删取诸家说为夹注。卷十四为孔曾论孝,卷十五为曾子孝言,卷十六为曾子孝行,卷十七为曾子论赞,卷十八至卷末为表章通考,分宸翰、入告、述文、纪事、识余五门,末附孝经诗十首。《孝经或问》三卷,设为问答,以流畅的注笺释未尽之说。《孝经翼》一卷系维祺之弟吕维祮所撰,附刻于后。清人冉觐祖在《孝经详说》一书中讥讽吕维祺之学不纯,兼有程朱陆王,未免偏颇。这三本书的版本皆为光绪十五年刊本。

猜你喜欢

  • 莱芜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张梅亭修,王希曾纂。张梅亭字雪安,邑人,进士出身,光绪末年任礼部主事。王希曾字景沂。张梅亭见莱芜志失修二百余年,卷籍散佚,文献无征,深恐一邑掌故年久湮没,即于暇日搜集资料,考其山

  • 经学历史

    不分卷。清皮锡瑞(详见《经学通论》)撰。此书较系统地阐述了经学发展的历史。分为“经学开辟时代”、“经学流传时代”、“经学昌明时代”、“经学极盛时代”、“经学中衰时代”、“经学分立时代”、“经学统一时代

  • 改设学堂私议

    一卷。清刘光生卒年不详)撰。刘光,陕西咸阳人。在陕西弘道开讲多年,在《陕西新志》中有其传记。该书名为《改设学堂私议》,实质上提出了更改各地县官制度的建议。书中提出,以二十至三十自然村为一乡,设立乡童学

  • 适园丛书初集

    七种,三十二卷。清张钧衡编。张钧衡字石铭,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年间举人。清代藏书家,尤喜宋元旧籍,曾搜集秘笈,刊刻《适园丛书》十二集。丛书未刊行之前,先出了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的初

  • 彭水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庄定域纂修。庄定域,曾任彭水县知县。彭水县志创修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县令朱尔捷,属稿未定。康熙四十八年(1709)县令朱文彬始刻成书四卷,乾隆二十六年(1761)县令梁国林再修,嘉

  • 蓬莱县志

    八卷。清高岗修,蔡永华纂。高岗字仑侯,北平人(今北京市),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六年(1667)任蓬莱县知县。蔡永华,邑人,曾任河东、陕西等处都转盐运使。考蓬莱县,其原无旧志,此志为创修。高

  • 戴东原转语补释

    四卷。曾广源撰。广源字浩然,湖北江陵人,曾任教于中国大学等校。尚著《等切南针》、《反切释例》等。是编分四章:卷一释序、卷二释韵、卷三释声、卷四释章。是编之作专为证明《声类表》即《转语二十章》,以《转语

  • 芦川归来集

    十卷。《附录》一卷。宋张元干(1067-1143)撰。张元干,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又号芦川老隐,长乐(今福建闽侯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元干好为诗,结识苏轼、陈瓘,学有渊源。曾与洪刍、洪炎、苏坚、吕

  • 借月山房汇钞

    十六集,一百三十五种,二百八十三卷。清张海鹏(详见《学津讨原》)编辑。张海鹏既辑《学津讨原》、《墨海金壶》后,又于嘉庆十七年刻成本书,专收明清两朝撰述,与前二书收辑范围不同,包括经说、杂史、传记、诸子

  • 经书言学指要

    一卷。清杨名时(详见《周易札记诗经札记四书札记程功录》)撰。名时曾官云贵总督兼管巡抚事,雍正六年,因借欠亏空等事革职。闲居云南六七年,本书即作于此时。书前有弁言。全书摘引《易》、《论语》、《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