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定律

小学定律

二卷。近代尹桐阳(其生平未详)撰。是编卷一论《说文》六书之原始、六书指事之定律、六书象形之定律、六书会意之定律、六书转注之定律、六书假借之定律、《尔雅》为转注书之说明,《说文》转注定律之推广及应用、《说文》韵学分十七部之说明、《说文》声母分十七部表、《说文》之反切及双声叠韵,三十六字母别九音图、明显四声等韵图、附音义反切定律之图说及其应用、假借双声叠韵之图说、假借必为双声叠韵之证明、郑君治经假借必为双声叠韵之证明、假借双声叠韵定律之应用、依《尔雅》《说文》等书陈诂而上假下假或上下两假定律及应用、《说文》读若某字即同某字定律之证明、《说文》声母分部补遗表,凡21则;卷二为双声假借分母证明表、附《说文补证》、《小学杂录》。是书大都撮录前人之说,无所发明,惟其论假借,颇有独到之处,其言曰:“《说文叙》云:‘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夫无者,非也。声者,指双声言也。事亦字也。‘令’、‘长’非双声又非叠韵,与‘依声托事’定义不合,学者疑之。考《尔雅》“良,首也”,‘良’无‘首’义,当假‘令’字及‘长’字之义,始与‘首’义合。盖‘良’、‘令’双声,良,令也,首也。所谓‘依声托事’,《说文》六书举例,均限二字,故仅曰‘令’、‘长’,而不曰‘令’‘良’‘长’,其实居间尚有一‘良’字也,况单举‘令’‘长’,则缺叠韵;单举‘良’‘长’,则缺双声。暗含‘良’字,明举‘令’‘长’,斯双声叠韵备矣。”是书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崇雅堂书录

    十五卷,碑录五卷,碑补录四卷。甘鹏云编。甘鹏云,生平不详,此为家藏书目。原拟仿《孙氏祠堂书目》,编为十二类,后依“四库”排比,但是在分类设目与顺序上稍有出入。各书著录书名、撰者、刊年,注明单行、丛刻之

  • 说文古籀补补

    共十五卷,其中《附录》一卷。近代丁佛言(生卒年不详)撰。佛言黄县(今属山东)人。是书为增补吴大澂《说文古籀补》而作。依吴书的体例,取所见秦前文字为吴书所未及者、新出土诸器之字、旧器尚无考释之字,余所补

  • 古今岁时杂咏

    四十六卷。宋蒲积中(生卒年不详)编。蒲积中,眉山(今属四川)人。本书之前,宋绶有《岁时杂咏》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宣献昔在中书第三阁,手编古诗及魏、晋迄唐人岁时章什,厘为十八卷,现增益为二十卷

  • 清端集

    八卷。清陈瑸(1656-1718)。陈瑸,海康(今广东省海康县)人,字文焕,号眉川,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浙闽总督。陈瑸为官清廉卓绝,康熙皇帝对他有“苦行老僧”之誉。陈瑸曾说“贪取一钱,即与百

  • 彻悟禅师语录

    一卷。清代释际醒撰。彻悟,号梦东。生于1741年,卒于1810年。为清代弘扬净土宗代表人物之一。彻悟初从北京广通寺粹如参禅,后继主法席,为道俗所归仰。嘉庆五年(1800),居京郊怀柔红螺山资福寺,倡导

  • 春秋七国统表

    六卷。清魏翼龙撰。翼龙字际云,浙江萧山(今浙江萧山)人,县学生。作者鉴于春秋时杞、越二国,《史记》有世家而不列于年表,滕、薛、莒、邾、许五国都无世家,于是取《左传》所载事迹,参考群书,编为《春秋七国统

  • 方舆胜览

    七十卷。祝穆撰。祝穆,字和甫,南宋建阳(今属福建省)人。据《建宁府志》,祝穆少时名丙,与弟癸同受业于朱熹,后授迪功郎,为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该书前有嘉熙己亥吕午序,嘉熙己亥为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

  • 陆堂易学

    清陆奎勋撰。陆奎勋字坡星,平湖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任翰林院检讨。该编讲易,以朱子为宗的有十分之六,以诸儒者为宗的有十分之四,偶尔也以他自己的意见训释,较前人也没有太大不同。只是说伏羲只画

  • 仁端录痘疹

    见《仁端录》。

  • 商文毅疏稿略

    一卷。商辂撰。商辂(1414-1486),明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正统(1436-1449)中殿试第一,授修撰。郕王监国,入参机务。景泰朝官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英宋复辟后被黜为民。成化(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