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正义

尚书正义

二十卷。唐孔颖达(详见《周易正义》)等奉敕撰。《尚书正义》又称《尚书注疏》。《尚书》系上古典章文献之汇编,原只称《书》,战国后儒家尊称之为《书经》,西汉之后始用今名,以其为上古之书,故称(“尚”通“上”)。《尚书》原有百篇,经始皇焚书及秦末战乱,不少篇什亡佚。时至汉代,《尚书》分为今、古文两种,由汉儒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系由当时通行文字(隶书)书写而成,因称今文《尚书》,亦称伏生本;武帝年间,自孔子故宅壁中得《尚书》四十五篇,系用古文字书写而成,因称古文《尚书》,亦称孔壁本。汉代传授今文《尚书》者,称为今文学家;传授古文《尚书》者,称为古文学家。今、古文学家各守家法,门户森严,终于形成《尚书》今、古文之争。今文学派研治《尚书》,重在阐释微言大义,解说烦琐;古文学派则重在文字训诂、考订名物典制。西汉时期,今文《尚书》长期立于学官,今文学派占统治地位;经刘歆提倡,杜林、贾逵、马融等相继努力,至东汉时期,古文《尚书》在学术界之优势基本确立。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马融、郑玄兼通今、古文《尚书》,并为古文《尚书》作注,终使今、古文《尚书》学达到统一。西晋永嘉之乱(311)后,今、古文《尚书》相继亡佚。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一作梅颐)献《孔传古文尚书》于朝,其书分四十六卷,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内容大致同于伏生所传今文《尚书》,后世称为“今文”。另多出二十五篇,后世称作“古文”,亦称“晚书”。《孔传古文尚书》出现不久,便立于学官,自东晋至隋唐,学者笃信此书即孔壁古文《尚书》,于孔安国传亦坚信不疑。直至宋代,吴棫撰《书裨传》始疑其伪,朱熹亦赞成吴说(见《朱子全书》、《朱子语类》)。明代梅鷟撰《尚书考异》,寻出晚书作伪破绽颇多。在此基础上,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潜研《尚书》三十余年,著成《古文尚书疏证》,胪列晚书及孔传作伪证据凡一百二十八条,确定晚书及孔传均系伪作。至于伪孔传出自谁手,迄今尚无定论,大约为魏、晋间人之依托。晚书系魏、晋间学者裒集《尚书》佚文,并参考《汲冢竹书》有关文献纂辑而成,虽非孔壁古文,亦非向壁虚造,史料价值颇高。孔传虽系伪作,以其去古未远,经文大量古词古义、名物典制赖之而明,又因伪孔传得以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故较汉人传注更为精审,时至今日,研治《尚书》,孔传仍不可不读。唐贞观初年,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人奉敕撰《尚书》义训百余篇,称为《义赞》,太宗诏改为《正义》。在此之前,为《孔传古文尚书》作义疏者有六家,即蔡大宝、巢猗、费甝、顾彪、刘焯、刘炫。各家义疏旨趣多或因循,诠释注文义皆浅略,唯刘焯、刘炫最为详雅。颖达等人以《孔传古文尚书》为底本,以二刘义疏为基础,博采前人说解,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烦而增其简,撰成此书。此书初稿完成之后,马嘉运尝驳正其失,高宗永徽中,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等复加以增损,始定稿刊行。此书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阐释经文大义;二,疏证伪孔传。其体例为首列经文,大字;下出孔传,双行小字;下附陆德明《释文》,《释文》与孔传之间,以“◎”为标识。正义部分接《释文》下,用“疏”字标识,大字;正义先阐释经文大义,后疏证孔传,皆双行小字。此书搜罗宏富,考订详赡,于经义多所发明,于孔传多所发挥,为唐代以前《尚书》研究之代表作。后人研治《尚书》,取于此书者颇多,此书至今仍为研治《尚书》者重要参考书目之一。此书于孔传疏漏多所回护,说解亦嫌繁冗,是其缺憾。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撰《尚书注疏校勘记》,于此书传写中出现之讹误多所订正,可供参考。现存版本有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另有元刻明修本、明万历十五年(1587)刻《十三经注疏》本、清乾隆武英殿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十三经注疏》影印本。此外尚有多种版本,详见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猜你喜欢

  • 浑然子

    一卷。明张翀(生卒年不详)撰。张翀,字子仪,柳州(今广西柳州市)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刑部主事。因痛恨严嵩父子专权乱政,而抗章劾之,结果被逮下诏狱拷讯,谪戍都匀。穆宗嗣位,召为吏部主事,

  • 会稽山斋全集

    四种,二十七卷。清谢应芝(生卒年不详)撰。谢应芝字子阶,号浣村,阳湖(今属江苏省武进县)人,嘉庆年间廪贡生,屡试不第,乃闭户著书,授徒自给。其《会稽山斋文》十二卷《诗》五卷《词》一卷、《会稽山斋文续》

  • 景仰撮书

    一名《尚论篇》一卷。明王达(详见《笔畴》条)撰。此书取古人可为师法者共五十二事,采用前列旧文,后系以评论的体例,汇成一编,共一卷。但内容较为肤浅,无甚意义,较其撰《笔畴》为之下矣。有明刊本。

  • 佐治刍言

    三卷。不著撰人。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应祖锡笔述。《佐治刍言》为经济学普及读物。全书三卷,卷一概论家国政教各方面;卷二卷三论富国策(即经济学)。这是一本通俗读物,译文浅显易懂,辞足达意,成

  • 浯溪诗文集

    二卷。明黄焯(生卒年不详)编。黄焯,字子昭,自号龙津子。南平(福建)人。正德进士。历永州知府。官至湖广参政。浯溪源出湖南祁阳西南松山,东北流入湘江。水清石峻,唐元结爱其胜景,居于溪畔,并起此名。本书则

  • 三体唐诗

    六卷。宋周弼(1200-1257)编。周弼字伯弼,汶阳(山东汶上)人。周文璞之子。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在浙东一带为官。十七年辞官,周游江湖。著有《汶阳端平诗隽》。本书选唐诗。其曰三体者,七言绝

  • 有恒心斋全集

    四十三卷。清程鸿诏撰。程鸿诏,字伯旉,安徽黟县人。生卒年不详。程鸿诏少丧父,由母亲教其读书,能读父亲遗留之书。又从明师益友游,足迹半天下。三登乡榜,一任校官。他居家来任官时,乡中饱学之士,多愿与其交往

  • 校邠庐逸笺

    四卷。清冯桂芬(1809-1874)撰。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吴县(今江苏省)人。冯桂芬发奋读书,1840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1844年任广西乡试正考官,期间先后主讲上海“敬业书院”,苏州“紫阳

  • 星源集庆

    六卷。清末宗人府奉旨撰。该书成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道光皇帝位下谱牒。道光九子十女皆录入。实为《玉牒》之别本。现存光绪精写本。

  • 湖南财政说明书

    二十四卷。清湖南清理财政局编。首载《详抚院咨送湖南全省财政说明书》文。下为例言及财政丁漕盐务各论说、平量比较表、各属解兑藩粮库款随解各费表,其卷一至卷十为入款,分为田赋类、漕粮类、租课类、盐课税厘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