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岩栖幽事

岩栖幽事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只一卷,首有陈继儒自撰小引,其中云:“吾家於陵,及华山处士,世有隐德。余辈胶粘五浊,羁锁一生,每忆少年青松白石之盟,何止浩叹息丁酉始得筑婉娈草堂于二陆遗址,故有‘长者为营栽竹地,中年方惬住山心’之句。然山中,亦不能知道家保炼吐纳,以啬余年。即佛藏六千卷,随读随辍,惟喜与邻翁院僧,谈接花、艺果、种秫、苓之法,其余一味安稳本色而已,暇时集其语,为《岩栖幽事》。”书中所录皆山居琐事。如接花、艺木以及焚香、点茶之类,以及作者与山僧对答之语等。其中亦有一些杂记古人事迹以及一些生活常识等。如“涤砚不宜用汤,有损于石”;“茶见日而味夺,墨见日而色灰”等。此书有《广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万历本、民国石印本)本、《眉公十种藏书》本、《说郛》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

猜你喜欢

  • 西征纪略

    二卷。清王万祥撰。王万祥,字瑞宇,号铁山,陕西会宁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官至福建陆路提督,死后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号“敏壮”。康熙十三年(1674年)底,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吴三桂叛乱,发动兵变,戕杀了经略

  • 炉火鉴戒录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俞琰所著之书,多阐明玄学。此书专言外丹炉火之事,强调为之者未必成,而致祸者十之八九。历引古今事迹及前人议论作为鉴戒。自序称“兵后槁,不复存,姑举其略”。《四库提要》

  • 文端集

    五十三卷。清张英(1637-1708)撰。张英字梦敦。安徽桐城人。康熙时诗文家,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至礼部侍郎。康熙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死后谥文端。著有《易

  • 金石经眼录

    一卷。清褚峻摹图,牛运震(1706-1758)补说。褚峻(约1658-1728),字千峰,合阳(今属陕西省)人。峻工于刻字,以贩卖碑刻为业。经常自带干粮,走入深山穷谷、败墟废址中,搜求金石文字。凡前人

  • 艺风堂文集

    八卷。清缪荃孙(1844-1919)撰。缪荃孙字炎之、筱珊,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学部丞参上行走,图书馆馆长。其人尤专于金石目录之学,生平足迹半天下,搜藏及手拓碑

  • 困翁易学

    八卷。清王文潞撰。王文潞字坦夫,又字介人,安化人。诸生。工诗词,有《羲亭诗抄》。晚年更号困翁,故名其易学著作为《困翁易学》。此书以彖为主,阐发义理,其说源于宋儒,不取先天别传,使易学发展演变的脉络清晰

  • 尚书大传考纂

    三卷。清董丰垣撰。董丰垣字暨之,浙江乌程人,生卒年不详。此书完成于陈寿祺《尚书大传辑校》之前,虽然也是杂采众说,但主要还是以孙之騄、卢见曾二人的本子参校而成。卷首载有他父亲董熜的序,可能董丰垣是继承父

  • 广社

    无卷数。明张云龙(生卒年不详)撰。云龙,字尔阳,华亭(今上海)人。此书成于崇祯末年,在陶邦彦所作《灯谜》的基础上加以广充,而成此书。前载作谜语的格式,取字义相似者配合一句,暗射成语。后借诗韵平仄分注,

  • 两汉隽言

    十六卷。宋林钺辑、明凌迪知增辑。林钺作《汉隽》,摘录西汉史事,迪知依此体例,辑后汉故实,与林钺《汉隽》合为一书,名为《两汉隽言》。其中卷一至卷十为前集,乃林钺之作;卷十一至卷十六为迪知续撰,题曰后集。

  • 邓析子

    一卷。周邓析(前545-前501)撰。邓析,春秋时郑国大夫,曾作竹刑。郑国大夫驷歂执政时杀害了邓析,并采用了竹刑。一说,邓析为郑国子产所杀。《列子·力命篇》称,“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子产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