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明黄元会(生卒年不详)撰。黄元会,字经甫,太仓(今属江苏)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黄元会笃信佛、老,尤其笃信服食修炼之说,因此将其馆命名为“仙愚馆”。此书内容亦多为剽窃佛、老之浮谈,其
六卷。清刘墉书。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文正公刘统勋之子。乾隆辛未进士,官至礼仁阁大学士,谥文清。刘墉书法魏晋,后专从赵孟頫,中年后自成一家,笔意古厚,貌丰骨劲,超然独出
十二卷。清齐召南原撰,阮元重订。齐召南,天台人。阮元,曾任浙江巡抚。《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嘉庆七年(1802)刻本,共十二卷。齐召南撰此书,盖本明释无尽《天台山方外志》。齐氏将释无尽书删繁节要,另加增
三十五种,二百二十三卷。清宋泽元编。宋泽元字华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曾在惠州为官,丛书就刻于那个时期。此丛书所收前人著作内容博杂,经、史、子、集,四部著作都有,多为前人已经刊刻的。其中
四卷。清黎由高撰。黎由高字鹏翥,通城人。此书专门阐明后天之易六十四卦反对之义,而一归之于图。一卷总论后天方位,见经之当归于图。二卷说乾坤为归经于图的纲领。三卷说反对为归经于图的门户。四卷摘录诸卦为归经
十二卷。清郭嵩焘(1818~1891)著。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曾任广东巡抚,总理衙门大臣,并首任驻英公使,后兼驻法公使。著有《养知书屋遗集》、《使西纪程》、《郭嵩焘日记》。郭
一卷。清徐春撰。徐春字可楼,江西宜黄(今江西宜黄)人。是书首有黄本骥序及春自序。黄序称是书“虽未尽合圣意,而新颖之思,警快之论,有可悦者”。自序称“私谈者何?避讲学之名也。世之讲学者,类皆窃宋儒之唾余
二卷。清严珏撰。珏字佩之,号生轩,江苏无锡人。家贫好学,潜心于《易》、《春秋》,学宗乡先贤高攀龙,曾讲学东林书院,以布衣终老。著述除《春秋论》外,还有《生轩易说》、《春秋集说》、《尚书讲义》等。《春秋
六卷。《后集》一卷。清李锴(1686-1755)撰。李锴字铁君,一字眉山,汉军正黄旗(亦作奉天铁岭)人。乾隆元年(1736)荐试博学鸿词,罢归,后诏举经学,以老病力辞。李锴性友爱,淡于荣利,雅好山水,
一卷。比利时南怀仁(1623-1688)著。南怀仁字敦白,比利时耶稣会士。1656年来华,1658年抵澳门,次年往西安传教。1660年应顺治帝邀进北京,为汤若望重要助手,治天文历法。后因汤若望案下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