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乐府志

平乐府志

①二十卷。清胡醇仁纂修。胡醇仁,字令远,号静斋,江南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监生,雍正二年(1724)任平乐府知府。旧平乐府志抄本仅三册,分三十一类,一册不足百张,前无序文,既断且烂,不可句读,不知其始。万历间唐世尧重修,后王延绹欲修不果。雍正初年,知府胡醇仁纂修府志,府志无征,求诸县志,备一郡典故。八县中贺县志无序可稽,传明代费炳一修,存抄本八十页;修仁县志无存,存不知出何人手抄本二十七页;恭城县志始于万历曾三捷,张汝醇重修,康熙间曹林韵求其原本,获十之三、四,县令揭宗本得曹遗稿五十篇修葺之,存抄本二十五页;富川县志创于嘉靖间张思识,止分九类,万历间县令周笃棐,首以图经,终以外志,中作二纪二表八志列传,三十九年(1611)县令张文耀修为十一卷,存十二页;永安州志,始于明成化间邓牧,康熙间丁牧重修;昭平县志,始于万历柯、李二县令,康熙间杨县令重修,皆初具大纲;荔浦县志四卷,始于万历吕县令,重修于康熙间许县令,比永安、昭平志详,但诗稿过半,近敷衍;惟平乐县志,黄大成刻本十六卷,纲目备具。乃合府领七县一州之方志而成,志成于雍正四年(1726)。《平乐府志》雍正四年刻本,此志纲领类属尚欠严谨,搜采尚称详备,是一郡文献所存。② 四十卷首一卷,清柱等纂修。清柱,满洲正白旗人,嘉庆八年(1803)任平乐府知府。平乐府志,雍正四年(1726)知府胡醇仁创修。逾八十年,清柱莅任,见旧志残缺,思修复之。因檄行各州县,数十年升降沿革,及其乡之有德行、道谊者,悉以闻。适其故人长沙王人作来署,遂相与参考旧闻,博访耆宿,在前志基础上删繁增简,经八月稿成。志成于嘉庆十年(1805)。《平乐府志》嘉庆十年刻本,全志四十卷首一卷。卷首序、凡例二十二则、目录,分为:卷一星野部、舆地部,卷二至卷三舆地部,卷四水利部,卷五至卷九建置部,卷十卷至十一学校部,卷十二至卷十四选举部,卷十五至卷十七秩官部,卷十八至卷二十名宦部,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人道部,卷二十四田赋部,卷二十五食货部,卷二十六至卷二十九武备部,卷三十经费部,卷三十一古迹部,卷三十二风土部,卷三十三夷民部,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九艺文部,卷四十外志、跋。此志为四十卷,十八部,八十八类。以类集事,以部统类,较前志稍为详晰。有光绪三年(1877)刻本。

猜你喜欢

  • 尔雅说诗

    二十二卷。近人王树楠(1858-1935)撰。树楠字晋卿,河北新城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曾任新疆布政使,国史编纂处总纂。作者以前人解诗多以字词名物的训诂为根本,而训释字词又多以《尔雅》为依据

  • 墨庵经学

    清沈起撰。起明末清初人,生卒年不详,字仲方,秀水(今浙江嘉兴县)人。明末诸生,后出家为僧。除此书外,还著有《学园集》、《今国语》、《宗门近录》等。此书包括五种,一为《大易测》,分《图象疏义》、《字画订

  • 仪真县志

    二十二卷。清陆师纂修。陆师,字麟度,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康熙四十年进士,授知河南新安县,五十六年补知仪征县,后迁至广西道御使,六十一年卒。著有《巢云书屋》、《采碧山堂》、《玉屏山樵》等集。陆氏

  • 后汉书补逸

    二十一卷。清姚之駰撰。姚之駰字鲁斯,浙江钱塘人。康熙(1662-172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该书收辑后汉书不传于清代的八家,共有《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薛莹《后汉书》张旸《后汉记》、

  • 白石山房稿

    十三卷。清李振裕(约1685前后在世)撰。生平见《别本白石山房稿》(辞目)。本集有诗三卷、文九卷,又附江南所作诗一卷,为李振裕督学江南时所刊。前有施世纶、汪琬序。施世纶序中只述政绩,不涉及文章;汪琬《

  • 阴符经玄解

    见张果《黄帝阴符经注》。

  • 何猿叟日记

    一卷。清代何绍基(生卒年不详)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一号猿叟。道光进士,官编修,精于经史研究,尤工于书法。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正》、《诗文集》等。此书是作者在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

  • 洪范大义

    三卷。清唐文治撰。卷首有唐文治自序,又有后序。全书共分为三卷。上卷传注,中卷政鉴,下卷析疑录。在上卷中,“注”用来解字,且多采用黄式三《尚书启蒙》和吴汝纶《尚书故》;“传”用来释义,以黄道周、李光地为

  • 清皇室四谱

    四卷。清末民初唐邦治(生卒年不详)辑。邦治丹阳人,该谱为作者在清史馆供职时所编,分帝后、妃、皇子、皇女四编,其生卒年月大都依据《玉牒》,凡有事实可征者,皆具小传。近人张尔田撰《清后妃传》,较此书为详赡

  • 康茂园行述

    一卷。清康亮钧述。亮钧,山西兴县人,荫生,官至顺德府知府,其他事迹不详。此书所记为其父康基田(1728-1813)事迹。基田字仲耕,号茂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因事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