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阴县志

平阴县志

①八卷。清陈秉直修,赵贯台纂。陈秉直,辽宁海州人,贡士出身,顺治六年(1649)任平阴知县,官至浙江布政使。赵贯台字紫垣,邑人,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著有《古今物连类》等。考平阴县志,创修于明正德九年知县王环,再修于嘉靖何海晏,义类粗具,为集二册,叙述简陋。陈秉直莅任后,时值兵燹之际,征求旧志,无有存者,以一邑之志,为文献所存、典章所寄,无志何以传给后人,乃集邑中博雅之士,搜辑旧乘,得其残缺,锐意修志。历数月而志稿成,康熙十三年始付梓成书。《平阴县志》顺治十一年(1654)修,康熙十三年(1673)刻本。全书八卷,分五十一目,为:卷一图经志,卷二舆地志,卷三建置志,卷四食货志,卷五官师志,卷六选举志,卷七人物志,卷八艺文志。后附明朝颂赐学官者。此志体例较旧志完备。其不足有二,一是艺文志篇幅几乎占全书一半,深觉芜杂;二是将学校入于建置门下,方伎入于人物门下,均为不伦。然其可称之处是卷末附有藏书目录和古今著述目录,为研究一邑之文献,提供检索。②四卷。清喻春林修,朱续孜纂。喻春林,江西南昌人,举人出身,嘉庆十一年(1806)任平阴知县。朱续孜,邑人,解元出身,官至砀山县知县。喻春林莅任后,见旧志残缺,板章朽坏,且邑志自康熙初重修后,距当时已一百三十余年。这期间,人物之变迁,科第之盛衰,仕宦之贤否等等,若不及时记录,何以信今而传后。正值邑中解元朱续孜家居,春林乃延其主笔削之事,并置局采访编辑,历数月而志成。《平阴县志》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此志分门设类,杂乱无序,书中记载,脱误简略。唯卷一图,由邑人张春膏绘,颇为精致。③八卷,首一卷。清李敬修纂修。李敬修,直隶保安州人,庶吉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任平阴县知县。李敬修莅任后,因山东通卷局来索邑志,旧志残缺不备,且自道光时张朴续刻后,又四十余年未有续修,敬修乃延邑中荐绅,共为采访搜集,择其要者录之,以应志局之命,恐所辑史料散失,故取旧志为蓝本,分析合并,以新采各事,附之于后。历一年多而告竣。《平阴县志》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此志只列细目,不举纲要,虽不详备,且多重复,然已远胜前志。

猜你喜欢

  • 易学一得录

    四卷。清胡泽漳撰。胡泽漳字少珊,湖南益阳人。此书以笔记体例,将自己学易的心得条而记之。其中第一卷辨河图洛书、邵子所传先天图、后天图、六十四卦方图。第二卷论伏羲六十四卦圆图义例,以圆图中方图移易之气机、

  • 观古阁丛稿

    三编五卷。清鲍康撰。鲍康,详见《续泉汇》条。书首有同治十二年(1873)自序。上卷为文稿,多为泉币书后序跋之作,间有一二不属于钱币的题记,后附刊所为文二篇。下卷为诗,皆题咏泉币之作,后附刊所题诗二章。

  • 读左管窥

    二卷。清赵青藜(1700——1780)撰。青藜字然乙,号星阁,泾县(今属安徽省)人。乾隆丙辰(173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著作除《读左管窥》外,还有《星阁史论》、《星阁正论》

  • 大衍守传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删取系辞传天数五地数五、参伍以变大衍之数、乾三策及说卦传昔圣人之作易等内容,自为图说,以明河图之数,大衍揲蓍之法。参即三,伍即五,三五得十五,即中央天五地十之合数。变之,即为二九

  • 迦陵词

    三十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十余岁已有文名,吴伟业称他是“江左凤凰”。入清后补为诸生,但长期未得到官职。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

  • 朴学斋诗集

    十卷。清林佶(1660-?)撰。林佶,字吉人,号鹿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林佶工于楷法,文师于汪琬,诗师于陈廷敬、王士祯。汪琬的《尧峰文抄》、陈廷敬的《午亭文编》,王士祯的《精华录》,均由其手书后雕

  • 方舟易学

    二卷。宋代李石(1108-1181)撰。李石字知几,资阳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他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宋史》没有他的传。据《系年要录》和《画继》等书记载,知李石于绍兴二十一年(

  • 发微论

    一卷。南宋蔡元定(详见《律吕新书》)撰。《发微论》一书,是蔡元定所撰相地之书。其书列《刚柔》、《动静》、《聚散》、《向背》、《雌雄》、《强弱》、《顺逆》、《生死》、《微著》、《分合》、《沉浮》、《浅深

  • 和州志

    ①五卷。明朱沅修,陈钧纂。朱沅,字孟渊,福建建安人,官淮安、盐城典史,正统元年(1436)以荐来任和州知州。朱沅来守和州,得旧志稿本,病其传写讹谬,因与邑人共议重修,以其事嘱诸司训陈钧,在旧志稿基础上

  • 小墙东斋诗草

    一册。不分卷。清王伊(?-1908)撰。王伊,字聘三,号影石,江苏常熟人。诸生。其人勤学励行,淡于名利;为诗文苦心锤炼,绝不苟作。本书系作者生前手订,卒后门人徐凤标印行;所载分体不分卷。其生前友善俞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