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三贤集
三种,十九卷。清张祥云编。张祥云,温陵(今福建温州)人。丛书为其官庐州知府时所刻,收宋包拯《包孝肃奏议》十卷、元余阙《青阳山房集》五卷、明周玺《垂光集》一卷等三种,三人均为庐州名士。每种著作之前,附《四库提要》一篇,但各书所据版本,均非《四库》本。如《青阳山房集》,《四库》本为六卷,且诗居最末;丛书所收为五卷,诗居最先。《垂光集》,《四库》本为二卷,丛书所收为一卷。丛书后为合肥张树声重刻。有清光绪元年(1875)合肥张氏毓秀堂刊本。
三种,十九卷。清张祥云编。张祥云,温陵(今福建温州)人。丛书为其官庐州知府时所刻,收宋包拯《包孝肃奏议》十卷、元余阙《青阳山房集》五卷、明周玺《垂光集》一卷等三种,三人均为庐州名士。每种著作之前,附《四库提要》一篇,但各书所据版本,均非《四库》本。如《青阳山房集》,《四库》本为六卷,且诗居最末;丛书所收为五卷,诗居最先。《垂光集》,《四库》本为二卷,丛书所收为一卷。丛书后为合肥张树声重刻。有清光绪元年(1875)合肥张氏毓秀堂刊本。
记载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族历史的著作。波斯史学家志费尼(Ala-al-Din‘Ata Ma likJuwaini,1266-1283)撰。志费尼出身于波斯贵族家庭,其祖父为花剌子模大臣,父投效蒙古,得到
二十六卷。明张之象(1507-1587)辑。张之象字玄超,一字月鹿,号王屋山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中官浙江按察司知事。是书取武德-开元间唐代君臣唱酬之作二千余篇,其中选帝王七人,公卿一百六十八
十一卷。清廖平(详见《四益易说》)撰。廖平是清末的经学大师,一生经学主张凡六变。在光绪十年(1884)前后,著《穀梁春秋内外编》共三十七种、五十卷。其中内编书一种,即《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十一卷;外编
二十卷。明陈禹谟(生卒年不详)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明神宗万历年间在世。万历中由举人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曾采掇诸书琐事隽语,著《广滑稽》三十六卷。并有《经籍异同》行世。本书摘取古事之
[孙]子曰:“善教者于本,不临军而变,故曰五教:处国之教一,行行之教一,处军之[教一,处阵之教一,隐而]不相见利战之教一。处国之教奚如?曰……孝弟良,士无壹乎?虽能射不登车。是故善射者为左,善御者为御
十七卷。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奂彬,一作焕彬,号直山、郋园,江苏吴县(今江苏省东南部)人。光绪进士,授吏部主事。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撰《輶轩今语评》、《长兴学记驳义》,斥常州今文
十三卷。元彭廉夫(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见乾隆钦定《礼记义疏》,杭世骏《续礼记集说》,而系辑自《永乐大典》,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等所编。考此书卷次可知,卷一《曲礼》谓“礼之委曲细微者”一节,第二行有
八卷。清黄叔璥撰。黄叔璥(约1680-1750),号玉圃,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常镇扬通道。其为监察御史时,曾巡视台湾。著有《中州金石考》、《南征纪程》等书。本书系其
六十卷。明王邦直(生卒年不详)撰。王邦直字子鱼,即墨(今属山东)人。曾任盐山县县丞。该书以卦气定律吕,推步以《太元经》为准,分寸以《吕氏春秋》为准。所以其主旨依据李文利的黄钟三寸九分之说。是书援引浩繁
不分卷。明杨守址编。杨守址,字惟立,号碧川。鄞县(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左侍郎,加尚书衔致仕。明成化间,浙江解元同仕于朝者邀为文会,其六元文会始于成化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