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应城县志

应城县志

八卷,清樊司铎修,吴元馨纂。樊司铎,字天木,直隶清苑(河北清苑县)人,进士,官应城知县。吴元馨,字达天,湖北襄阳人,岁贡,官应城教谕。应城自兵燹后,旧志无存,无文可考,无献可征。康熙八年(1669)樊司铎延吴元馨等,搜集四方碑记,凡残篇断简,可备掌故裨政治者,皆手录之,历三年,至十年(1671)始成书刻印。全志共八卷,卷一未分纲目,自舆图至仪礼,分十五类,卷二城池、公署、附行署等七类,赋役、附田赋等九类,卷三儒学、附学宫等十类。坛壝、寺观、兵事、武备、灾祥、恤政,各自为类,卷四秩官、附封爵等八类,卷五选举等八类,卷六循良传、师儒人物传、附名德类八类,流寓、徙籍、仙释各自为类,卷七艺文编,附文集,卷八诗集、附铎文。此志广搜博采,体例完备,分门别类八十六。唯仪礼附舆图、武备附儒学,编次殊无系统。樊司铎序称:旧志灰烬无存,又地僻不可得书,搜辑成编,粗存崖略,于县中典章文物,仅采一半。有康熙十年(1671)刻本。② 十二卷,清李可宷撰修。李可宷,字和阳,山东长山人,举人,官应城知县。康熙十年(1671)县令樊司铎修县志,二十三年(1684)知县齐国政续修未就,李可寀莅任,取樊志及齐县令所集未成稿本,补葺漫灭,芟除冗复,于雍正四年(1726)成书刻印。卷一舆地志、星野志、沿革志、山水考,卷二城池志、乡户志、风俗志,卷三职官志、礼仪志,卷四学校志,卷五粮赋志、恤政志、军旅志,卷六选举志,卷七古迹志、祠庙志、祥异志、杂志,卷八循绩志,卷九至卷十人物志,卷十一卷十二艺文志,共二十纲,七十子目。樊志沿革山水等类,考据各书,颇为详尽,此编因之。田赋、学校、职官、选举等志,历时已久,其改易及增加甚多,自康熙十年(1671)以后事,此编依类续入,间有小引,说明原委。樊志所载人物志,遗漏诡谬之处,齐令采访各类,录得姓名一篇,此志重加参证。凡旌举、节孝、儒行、宦业、文苑及武功,增入各类,共数十人。艺文志,齐令所集诗文仅二十余首,此志踵而求之。此志依据樊志、齐稿,削芜详简补辑成书。其编列次第,也较有条理。

猜你喜欢

  • 搬姜录

    二十四卷。清孙运锦著。孙运锦,生卒年不详。字绣田,号心仿,又号铁围山樵,江苏铜山(今属江苏)人。道光乙酉拔贡,博学工诗,另著有《诧南集》等。《搬姜录》分砚、墨、纸、笔、法帖、书法、画、印、古器共九类。

  • 仪礼古今考

    二卷。清李调元(1734-1802)撰。调元字羹堂,号雨村,又号赞庵。绵州(今四川省北部)人。乾隆进士,又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学习期满后被任命为吏部主事。乾降三十九年(1774)充任广东乡试副考官,不久

  • 察哈尔通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民国宋哲元修,梁建章纂。宋哲元,字明轩,山东乐陵人,历任冯玉祥部下师长、二十九军军长、察哈尔省主席。1935年《何梅协定》后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梁建章,字式堂,河北大城人,清末举人

  • 胡氏书画考三种

    八卷。清胡敬(生卒年不详)撰。胡敬字以庄,号书农,仁和(今属杭州市)人,官翰林院编修。《胡敬书画考》收编胡敬所撰之《南薰殿图像考》二卷、《国朝画院录》二卷、《西清札记》四卷,共三种八卷。胡敬曾参加编纂

  • 读阿弥陀偈一卷

    元魏释昙鸾撰。昙鸾生平事迹详见《往日生论注》辞条。《读阿弥陀偈》一书,释十二光佛名部分共有十四偈,颂极乐庄严部分有八十三偈半,分为三十六段,每段颂偈多少不等,特别不适合礼赞之用。此书依无量寿佛经而作。

  • 南宋馆阁续录

    十卷。宋代佚名撰。为陈骙《南宋馆阁录》的续作。继原书之后补入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至度宗咸淳五年(1269)之事。亦仿原书列沿革、省舍、储藏、修纂、撰述、故实、官秩、廪禄、职掌九门。此书多与陈书

  • 诗经精华汇钞

    二十八卷。清陆锡璞辑。锡璞龙川(今广东省龙川县)人。此书奉《诗经传说汇纂》与《诗义折中》为准绳。其自序云:学者案头所存,多系坊间浅俗解本,《集传》外,类无甚精义。其矜言博涉者,又徒趋汉学,曼衍支离,於

  • 灵洞山房集

    二卷。明赵志皋编。赵志皋,字汝迈。兰溪(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隆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著有《四游稿》、《内阁奏题稿》。编灵洞山在兰溪东南十五里,为金华山分支。万历年间,赵志皋自岭南谪所归,买得灵洞山

  • 大学辨业

    一卷。清李塨(1659-1733)撰。塨字刚主,号恕谷。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清思想家,师事颜元,为“颜李学派”奠基人之一。著有《小学稽业》、《大学辨业》、《平书订》、《恕谷文集》等。是书首有塨自序

  • 丁氏韵学丛书

    五种,十四卷。清丁显撰。丁显字韵渔,别字西兰,山阳(今属陕西省)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年间举人,教授淮南。丛书收《群经异字同声考》九卷,解用字通假;《谐声谱》二卷、《丁氏声鉴》一卷、《音韵指述》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