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弘文馆帖

弘文馆帖

一卷。唐太宗敕勒王羲之法书一卷,取其第一帖中首二字“十七”为名,称《十七帖》。据张彦远《法书要录》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有一百零七行,共九百四十三字。《十七帖》全贴共二十八则,多记蜀事,其中尤以赞颂当时有名的益州刺史、征西督护、镇西将军周抚(世称周益州)为多。《十七帖》问世后,临本颇多,如隋僧智永、唐虞世南等,但各临本各具特色、且流传不永,故唐太宗敕勒《十七帖》入石,名为《弘文馆帖》。《弘文馆帖》是书学史上第一部以石刻古人书迹法帖的碑帖,故被世人称为“法帖之祖”。有唐本。

猜你喜欢

  • 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

    十卷。明熊宗立(详见《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撰。此书成于明正统五年(1440),内容主要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和陈文中《痘疹方论》类证注释,疏源导流,融会贯通。卷一至卷三为论证,共三十九篇,每篇均有

  • 朱九江集

    十卷。首一卷。清朱次琦(1806-1881)撰。朱次琦,字子襄,号稚圭。咸丰间以进士知襄陵。旋隐居九江乡。以启迪后世为务,学者称为九江先生。工八法。晚年生病时,尽燔其稿,人得其寸纸只字,珍以为宝。著有

  • 池北偶谈

    二十六卷。清王士祯(见《古欢录》)撰。因士祯有书数千卷庋置宅西一池之北,故取白居易“池北书库”之意,以名此书。又因书库旁有石帆亭,常与宾客聚谈亭中,由儿辈纪录整理,编次而成是书,故亦名《石帆亭纪谈》。

  • 白石道人歌曲

    四卷。《别集》一卷。宋姜夔(1163-1203)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其生平详见《绛帖平》(辞目)。是集共四卷,均为其乐府词。姜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重。词亦

  • 论语实测

    二十卷。清徐天璋撰。天璋字睿川,江苏泰州人。是书首有天璋自序,以为《论语》一书,门弟子记孔子言行,考其年月尽在司寇去官之日,自卫返鲁之时,定哀间居多,意各有指。或因政治感言,或为君相托讽,质之《史记》

  • 朱文公易说

    二十三卷。宋朱鉴编。监字子明,婺源(今属江西)人,为朱熹嫡长孙。以荫补迪功郎,后仕之吏部侍郎,湖广总领。此书《宋志》失载,《宋志补》及《经义考》始载之。原本前有淳祐壬子(1252年)子明《自序》,称先

  • 大智度论疏

    七卷。隋代释慧影(生卒年不详)撰。慧影,俗姓江,巴蜀(今属四川省)人。为潼州迁善寺沙门,释道安弟子。隋代曾为二十五众主。其著述尚存的有《伤学存废厌修三论》和《大智度论疏》。《大智度论》略称《智度论》、

  • 上饶县志

    ①十六卷,首一卷。清汪文麟等纂修。汪文麟,江苏易山(今属安徽省)人,拔贡出身,乾隆年间任上饶知县。《上饶县志》乾隆九年(1744)刻印。此志各门皆冠小序,所加按语,亦皆有据。如人物志陈苑传,加按语云:

  •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注释

    二卷。吴康僧会(?-280)撰。康僧会,三国吴僧人。祖籍康居世居天竺,后移居交趾。十余岁父母皆亡,遂出家为僧。他好学博览,通内外典籍。时江左佛法未盛,他便于吴赤乌十年(247)到建业(今江苏南京),孙

  • 吴江县续志

    四十卷,首一卷。清金福曾等修,熊其英等纂。金福曾,字苕人,浙江秀水人,附生,同治十三年知吴江县事。吴江之地,自雍正四年(1726),始析分为震泽县,乾隆十一年(1746),邑人沈彤始分修吴江、震泽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