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本草
二卷。明朱橚(?——1425)撰。朱橚,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朱橚因擅离藩国遭废,永乐初年复爵。洪熙元年(1425年),朱橚死去,谥号“定”。朱橚平生刻苦好学,能词赋,曾创作《元宫词》百章,又“以国土夷旷,庶草蕃庑,考核其可佐馑者四百余种,绘图疏之,名《救荒本草》。”《救荒本草》不但记录了400余种野菜、果木的名称,准确绘制了图画,而且分别详细介绍了各种野菜、果木的产地、颜色、形状、味道、习性及烹食方法等等。《救荒本草》的出现,对于随时都可遭到自然灾害袭击的平民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救荒本草》为周宪王朱有燉所撰,嘉靖乙卯年(1555年)陆东重刊《救荒本草》,也认为是周宪王朱有燉所撰,此恐为辗转传讹所致,朱橚所撰,已成公认。清代《救荒本草》被列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