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方舟经说

方舟经说

六卷。李石(1108-?)撰。李石字知几,号方舟,资阳(今属四川)人,南宋经学家。少从苏符游学,绍兴进士乙科,为成都户。绍兴二十九年(1159)赵逵荐为太学博士,因直性径行,不附权贵,后罢为成都学官,出主石室,闽越之士万里而来,刻石者几千人。后为彭州副职,知黎州。复出知合州、眉州,官成都卒。著有:《读博物志》十卷,堪称中国古代科技知识汇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方舟集》五十卷,后二十卷,今佚。《方舟经说》,清《四库总目》未著录。《通志堂经解》亦未收录。其书“周易十例略”云,“春秋有例者起于杜预,易有例者起于王弼,以吾夫子立一定之论。如乾坤二卦,则诸卦之倡,谨始之例也。后之学者因而例之,故作《十例》”。《略》曰:“无咎例,利有攸往例,孚例,悔吝例,厉例,然如吉凶屡见于经,顾乃遗之。”可知其梗概。“周易互体例”,谓“若非互体,则易之变化内外上下不相应;数有所穷,数穷则生成之理或几乎息。易之有互体,出汉人二郑,学《易》者以互体出刘牧,非也。”其说甚有见地,事实上《易》有互体明著经文。“归妹”兑下震上,震长兑少为归妹,六五曰帝乙归妹。“泰卦”震兑互体,九二应六五上,长男少女,故曰帝乙归妹,此其明证。朱熹《易本义》不言互体,然于大壮六五丧羊,于易无悔,独曰卦体,似兑有羊象焉,正是“互体”之运用。来知德《易注》当时推为绝学,而所说中爻之象,即汉以来“互体”之法。“互体”诚然《易》之要义,兹编诸例,以此“互体”之说为最具卓识。其如“左氏卦例”、“左氏诗如例”凡所持论,均不失平正。据清《四库总目》无《方舟经说》,有《方舟易说》及《左氏君子例》、《诗如例》、《诗补遗》均载存目。今此“四书”皆在《方舟经说》中,大概《四库总目》分之,而“别下斋”合之,同是一书而易其名者。李石《方舟经说》标举“互体”之说,持论解说《易经》,颇具慧心,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猜你喜欢

  • 五军道里表

    十八卷。清明亮(1736-1822)等奉敕修。明亮,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由生员累擢伊犁领队大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是书于嘉庆十四年(1809)纂辑完成,首列凡例十八条,以下分直隶、江苏、

  • 元史纪事本末

    二十七篇。明陈邦瞻(?-1623)撰。邦瞻字德远,高安(今属江西)人。万历进士。历福建按察使,福建、河南布政使,累官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是他继《宋史纪事本末》

  • 春秋集解

    ① 十二卷。宋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据其《自序》,此书初稿成于神宗熙宁间谪居高安之时,其后又再三修改而定稿。其时王安石当政,苏氏兄弟因与安石政见不合而被排挤出京。而当时王安石又诋《春秋》为“断烂朝

  • 敦煌写本真草千字文

    一卷。梁周兴嗣(?-521)撰。兴嗣字思纂,河南项(今项城)人。武帝时拜安成王国侍郎,改官给事中。帝每令为文,如《铜表铭》、《檄魏文》等,辄称善。著有《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住职仪》等。据唐李

  • 赤城论谏录

    十卷。明谢铎、黄孔昭同编。谢铎,字鸣治,天顺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谥文肃。黄孔昭字世显,天顺进士,官至工部侍郎,谥文毅,事迹见于《明史》本传。谢铎、黄孔昭皆为天台(今属浙江天台县)人。《赤城

  • 等音声位合汇

    二卷。清高奣映编。高奣映字雪君,姚州(今云南姚安县)人。是书取马自援《等音》、林本裕《声位》,合纂为一书。马自援又名盘什,张祥晋《七音谱》卷一谓马氏是云南霑益州(今云南沾益县)人。方本恭《等子述》也说

  • 说文引经证异

    七卷。附《说文引经互异说》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每页中心有“学福斋说经稿”六字。考康熙诸生沈大成斋名“学福”,此书或为沈大成所撰。是编依《说文》分部疏证其引经之字,颇有见解。例如:角部:“‘觲,用角低仰

  • 重学

    十七卷首一卷。英国胡威立(生卒年不详)撰,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口译,海宁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笔述。所谓重学,今称为力学,又名机械学。西方力学传入中国,首推是由德国传教士邓玉函(15

  • 白石道人四种

    八卷。宋姜夔(约1155-约1221)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一生未仕,往来于长江中下游各地,与当时文人交游,卒于杭州。工诗词,精通音乐。《白石道人四种》为后人辑成的独撰

  • 苏庵诗余

    五卷。清唐壎(生卒年不详,约嘉庆至光绪间人)撰。唐壎字益庵,晚年自号苏庵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另著有《苏庵诗草》等。《苏庵诗余》共计五卷,即分属《小桃花坞词》、《乘槎词》、《双璅词》、《镊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