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太祖文集

明太祖文集

二十卷。明朱元璋(1328-1398)撰。明巡按直隶督学御史姚士观、南京户部督储主事沈铁同校刊。朱元璋,即明太祖。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后改名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禹(今安徽凤阳东)人。少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后自立一军,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龙凤二年(1356)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废除了一些元代苛政,命诸将屯田。后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了自己的军力。龙凤七年(1361)被韩林儿封为吴国公。旋击败陈友谅,至龙凤十年(1364)消灭其残余势力,改称吴王。龙凤十二年(1366)发布文告,咒骂红巾军为“妖”,杀害韩林儿。次年消灭张士诚的割据势力。旋即出军北上。1368年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今南京)为京师。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以后逐步统一全国。他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奖励农桑、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同时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兴胡惟庸、蓝玉等狱,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加强皇权,以巩固中央集权,为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明太祖集》辑录诏、制、诰、书、敕命、策问、敕问、论、乐章、乐歌、文、碑、记、序、说、杂著、祭文、诗共十六类、二十卷初刻于洪武七年(1374)。刘基与宋濂文集所载序文俱云五卷,称翰林学士乐韶凤所编录。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已不著录。所著录者有《明太祖文集》三十卷。包括甲集二卷、乙集三卷、丙集文十四卷、诗一卷、丁集十卷。又《太祖文集类编》十二卷。又《太祖诗集》五卷。又《太祖御制书稿》三卷。均与此本不符。焦兹《国史经籍志》列《太祖文集》二十卷,又三十卷。此本卷数与焦兹所列前一本合,当即为焦竑所著录。其刻在万历十四年(1586)编次不知出自谁手。目录未有姚士观等跋语,乃据旧本刻于中都,亦未能详考其所由来。朱彝尊《明诗综》载有太祖《神凤操》一首,而集内无此作,则亦未为赅备。但所谓三十卷者,未见其传本,其存佚均未可知。后来诸家所藏,大抵皆即姚士观等所刻。为明一代开国之著作。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周易颂

    二卷。明方时化撰。该书是方氏《易》学的第二种。上下卷各有九十“颂”,前后泛言象数,中间除个别两卦共一颂外,大都每卦一颂。颂的内容仍不脱佛家宗旨,书之体例则欲仿焦氏《易林》。《四库全书总目》据江苏周厚堉

  • 会辅堂问答记略

    二卷。署亦畸编辑。亦畴清末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后有跋,题其祖籍三韩,即今东北地区。跋中还称其祖于光绪癸未年建令辅堂,按期会讲。诸生有问答者,辄同他们反复辩论,回家后必转述给家塾,所录即其祖当年口

  • 易象阐微

    五卷。清萧寅显撰。萧寅显字仲虎,善化人。《湖南通志·人物志》称其少为文有奇气。治学深于易。此书即是他授徒讲易的讲稿。书中观点与他一向以宋儒为宗的易学思想不同,而是罗列汉以来诸家易说,融会群言,撷取精要

  • 方麓集

    十六卷。明王樵(1521-1599)撰。王樵,字明逸,号方麓,金坛(今属江苏省)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刑部员外郎、山东佥事,官至右都御史。樵邃于经学,《易》、《书》、《春秋》等皆有纂述

  • 论语全解

    十卷。宋陈祥道撰。陈祥道字用之,长乐(今福建福州)人,治平进士。官至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祥道乃王安石门人,继王安石“新学”之风,多反汉人经说,敢发新义,条分缕析,考订甚详。著有《礼书》、《论语全解》

  • 宣和论画杂评

    一卷。该书为《王氏画苑》所载,题曰宋徽宗皇帝御撰。该书内容与《宣和画谱》持论相合,盖为明人伪托之作,故《四库全书》未予著录,只存其目。

  • 王氏谈录

    一卷。北宋王钦臣(生卒年不详)编。王钦臣字仲至,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赐进士及第。历官陕西转运副使、工部员外郎、太仆少卿、秘书少监、集贤殿修撰等,终以待制、知成德军。王洙之子。初,此书不著撰人名氏

  • 天然禅师语录

    十二卷。清代释函是(1608- 1685)撰。函昰,俗姓曾,号天然。番禺(今广州)人。天然禅师兴趣广泛,尤喜作诗,是清代有名的诗僧。他所作的《天然禅师语录》一书,为语录体佛书。书中就他一生参佛奉法,喜

  • 词学全书

    十四卷。清查继超编。查继超字随庵,海宁(今属浙江)人,生卒年未详。本书编辑于康熙十八年(1679),以毛先舒《填词名解》四卷,王又华《古今词论》一卷,赖以邠《填词图谱》六卷,续集一卷,仲恒《词韵》二卷

  • 校经室文集

    六卷。《补遗》一卷。清孙葆田(1840-1911)撰。孙葆田字佩南,山东荣成人。官合肥知县。其治狱精詧,不避权贵,亢直声闻天下。然又以文人兼循吏、勤撰著、重友朋名世。有《孟子编略》、《岁余偶录》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