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史料
共十种三册。是书为明代史料的汇编,包括徐世溥撰《汇变纪略》一卷、佚名撰《江陵纪事》一卷、许重熙撰《江阴城守纪事》一卷、佚名撰《东林事略》一卷、无名氏撰《东林纪事本末论》七首、蔡鼎撰《孙高阳先生前后督师略跋》一卷、李清撰《督帅袁崇焕计斩毛文龙始末》一卷、钱谦益撰《东阳兵变》一卷、钱邦芑录《燕都纪变》一卷、钱邦芑录《甲申三月忠逆诸臣纪事》一卷。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原书末题书名,系后来根据内容增补。抄本。
共十种三册。是书为明代史料的汇编,包括徐世溥撰《汇变纪略》一卷、佚名撰《江陵纪事》一卷、许重熙撰《江阴城守纪事》一卷、佚名撰《东林事略》一卷、无名氏撰《东林纪事本末论》七首、蔡鼎撰《孙高阳先生前后督师略跋》一卷、李清撰《督帅袁崇焕计斩毛文龙始末》一卷、钱谦益撰《东阳兵变》一卷、钱邦芑录《燕都纪变》一卷、钱邦芑录《甲申三月忠逆诸臣纪事》一卷。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原书末题书名,系后来根据内容增补。抄本。
七卷。清曹元弼(详见《礼经校释》)撰。是书卷一为《明例》(自尊尊、亲亲、长长、贤贤、男女有别五大义例,至注疏通例)。卷二为《要旨》上下(上卷论述《冠礼》、《昏礼》至《觐礼》,下卷发明《丧服》、《丧礼》
六卷。朝鲜人辑,具体名氏不详。前有目录及引用书目。据所引之书分析,该书为乾隆之后撰成。所收之人甚多。引用书目中,亦有朝鲜人所著,间有他书所不载者。察其前后,极似随手录。现有朝鲜传抄本、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一卷。明陶宗仪(1316-?)撰。陶宗仪,字南村,号九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卒年不详。洪武四年(1371)诏征天下儒士,有司曾列其名,引疾不就,后勉为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赴南京礼
四卷。清李调元(生卒年不详)撰。调元字羹堂,一字赞庵,号鹤州,又号雨村、墨庄、醒园,晚年号童山蠢翁,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罗江一带)人。少而好学,于经史百家及稗官野乘,无不观览,且好著书,群经、小学,
八卷。程传本义、吕祖谦音训合刻本,清光绪刊本。篇首题作“光绪己丑十月户部公刊于江南书局”,末有祝凤喈咸丰六年(1856)跋。跋云:欲观宋儒易学之大全,莫如将程传本义合刻,而附以吕祖谦之音训及启蒙刊行之
四卷。明王时槐(1522-1605)撰。王时槐,字子植,号塘南,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礼部郎中、福建佥事。累官太仆少卿,降光禄少卿。隆庆末,出为陕西
一卷。晋范宣撰,清马国翰辑。宣生卒年不详,字宣子,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博综众书,尤精三礼,郗鉴命为主簿,诏征太学博士散骑郎,都不就。事迹见于《晋书·儒林本传》。是书原先有二卷,现在只存有十二条。往往
十七卷。清吴之英(详见《礼器图》)撰。此书仍然为考《仪礼》之首作,共有十七篇。此书前面有光绪己亥自序,其内容分《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
一百二十卷。宋陆唐老编。唐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淳熙中进士第一,故此书亦称《陆状元通鉴》。书中内容皆于《资治通鉴》内抄其可备科举策论之用者,间有音注。然浅陋颇甚,亦寥寥不详。首有总例言其大旨,学者
一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王世懋,字敬美,自号损斋道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至太常少卿。为王世贞之弟。文学主张亦受其影响,对当时摹古之风颇表不满,主张作诗“须真才实学,本性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