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传

易传

四卷。程颐(1033-1107)撰。程颐,字叔正,号伊川。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幼有高识,及长力学好古,尤勤于《易》。因与苏轼不合引起洛、蜀二党之争,因此贬涪州。与其兄程颢同受业于周敦颐,但学说却有差别。后来风靡一时的洛学,伊川是其主要奠基人。除《易传》外,尚著有《文集》八卷、《经说》八卷、《遗书》二十五卷、《外书》十二卷、《粹言》二卷。其《易传》又名《伊川易传》,《直斋书录解题》作六卷,《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作十卷。《伊川易传》只解上下经及《彖传》、《象传》、《文言传》,将《序卦传》分置于诸卦之首,不解《系辞传》、《说卦传》与《杂卦传》。程颐的《易》学继承孔子的传统,发扬王弼尽扫象数的主张,成为《易》学义理派的脊梁。他在《易传序》中说:“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这是他《易》学思想的基本点,是对孔子“十翼”的继承与发展。他治《易》的基本方法则是他在《易传序》中所说的“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推卦考辞,可以推变,象与占在其中矣”。“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焉”。该书成为王弼《周易注》之后义理派《易》学最重要的著作,对当时对后代都产生深远影响。丁晏《书程子易传后》认为“其说一依圣人之传,不取周子无极太极之说,亦不取邵子河洛先天之说,使学者晓然于平易之言,中正之规,而不流于术数,得圣人之正传者程子也。”此确为对该书的中正评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杨时云:“伊川先生著《易传》,未及成书,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所传无善本。”该书最早刊定是在宋乾道五年(1169年),吕祖谦校刊并作题记。有《二程全书》本,程氏祠堂本,金陵局本,经籍志十卷本,古逸丛书六卷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入。

猜你喜欢

  • 东塘集

    二十卷。宋袁说友(1140-1204)撰。袁说友,字起严,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累官四川安抚使。嘉泰中,官至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说友学问渊博,留心典籍。官四川安抚使时,曾命

  • 杞菊斋藏书

    六种,六卷。清黄燀编辑。黄燀字秋圃,婺源(今属安徽)人,精研义理之学,生平不详。本丛书共六种:黄燀辑《智囊补》、《庭训纪闻》、《坡仙遗事》、《三儒类要》、《愿体集》,明余绍祉撰《元邱素语》。其中《坡仙

  • 典籍便览

    八卷。明范泓(生卒年不详)撰。范泓字本涵,婺源(今属安徽)人。书前题新安员一隐士。其书分天象、月令、地势、经世、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人类、物类十部。每部又各分子目。所采辑故实,较为繁杂。

  • 温州古砖石记

    一卷。清孙诒让撰。孙诒让,详见《契文举例》条。书中辑录温州自西晋以来的古砖100余种,上起晋太康二年(281)陈卓人砖,下至陈天嘉二年(561)残砖。唯晋以后物,取足纪年月、姓名,他无记述。然其字画奇

  • 王文肃集

    ① 十二卷。王(1424-1495)撰。王,字廷贵,武进(今江苏)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文肃。著有《王文肃集》、《毗陵志》(已著录)。此集又名《思轩稿》,集前卷首有李东阳所

  • 宝藏兴焉

    三十二卷。英国费而奔(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无锡徐寿(详见《化学鉴原》)、徐建寅笔述。徐建寅是徐寿之子。《宝藏兴焉》为金属矿冶炼之专著,全书共三十二卷,分订为十六册。卷一论

  • 偶得绀珠

    一卷。明黄秉石(生卒年不详)撰。黄秉石,字复了,江宁(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万历中以荐为推官,官至严州府同知。此书杂采各家诸书,饾饤少绪,又多不注出处,盖为其随手笔记,未有铨次体例而已。

  • 玉海纂

    二十二卷。明刘鸿训(生卒年不详)编。刘鸿训字默成,长山(今山东济南)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本书是因王应麟的《玉海》一书卷帙浩繁,不便阅览,因此而节录其精要语句编辑而成。基本上依照原书的编

  • 宋史纂要

    二十卷。明王思义撰。思义字允明,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将《宋史》删节为二十卷,使卷帙浩繁的《宋史》由烦冗归于约略,但缩之太甚。《四库全书总目》载该书为江苏巡抚采进本,其它版

  • 钦定安南纪略

    三十卷,首二卷。清乾隆帝敕撰,方略馆编纂。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五月至五十六年三月援助安南国王黎维祈复位及敕封阮光平为王纪历。内容包括安南内讧,黎维祈为阮氏所逐,两广总督孙士毅率兵征伐阮氏,复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