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穀梁传例

春秋穀梁传例

一卷。晋范宁(详见《春秋穀梁注疏》)撰,清王谟辑。范宁是东晋著名经学家,尤精于《穀梁传》,其《春秋穀梁传集解》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隋志·经籍志》又著录范宁《春秋穀梁传例》一卷。据《春秋穀梁传集解·自序》说,在他之前,释《穀梁传》者虽近十家,但“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无可观,又引《左传》、《公羊传》解释《穀梁传》之义,文义互相矛盾。他于是“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示诸儒同异之说”。唐代学者杨士勋《春秋公羊疏》认为“商略名例”即范宁另作略例一百余条。《春秋穀梁传例》已不见于《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亡佚已久。但杨士勋疏中偶有征引。《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穀梁传注疏提要》说,注中有“传例曰”字样,或许是杨士勋割裂其文,散入注疏之中。王谟从杨士勋疏中所引“略例”、“别例”共辑得二十四条,厘为一卷。据逸文看,主要是研究《春秋》书法,商略义例,折衷各家之说。但王谟辑佚仅限于杨士勋疏,对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中所引的《春秋穀梁传例》之文未予辑录,是该辑本的缺陷。该辑本收入《汉魏遗书钞》。此外,清人黄奭也辑有范宁《穀梁传例》一卷(收入《汉学堂丛书》、《黄氏逸书考》),可与王谟辑本互参。

猜你喜欢

  • 读左评录

    一卷。清史致准(详见《尚书绎闻》)撰。致准字伯平,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同治中曾在云南作官。他自称曾经读《左传》,有疏解数十条,大半已经遗忘,把还记得的录出,成《读左评录》一卷。此书是史致准的读书笔记

  • 宙合编

    八卷。明林兆珂(详见《毛诗多识编》条)撰。此书是林兆珂考证之文,分为六门。一为“泰真测徼”,内容皆以谈论天地为主;二为“珍驾提羽”,均为谈论经籍:三为“墨兵微画”,皆谈史传;四为“汉畴剽耳”,皆谈世务

  • 桥西杂记

    一卷。清代叶名沣(生卒年不详)撰。叶名沣字润臣,汉阳(今属湖北)人。道光举人,官内阁待读,著有《周易异文疏证》、《礼记郑读疏证》、《战国策地名考》等书。此书属于杂记见闻,内容较杂,题名“桥西杂记”是因

  • 黄谷琐谈

    四卷。明李蓘(生卒年不详)撰。蓘字于田,内乡(属河南省)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提学副使。此书杂缀琐闻,中间参以考证。立论多驳正《孟子》。如第一条引宋儒心如谷种之说,认为出自《华严经》;

  • 朱子礼纂

    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原庵、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文渊阁大学士。在官以清勤自律,任内曾举荐施琅平定台湾,为陈鹏年辨诬,赞成恢复张伯行官职,救方苞

  • 易象意言

    一卷。宋蔡渊撰。渊有《周易经传训解》已著录。董真卿谓渊诸书并成于开禧乙丑(1205年)。朱彝尊《经义考》仅列其书名,注曰“俱佚”,不确。此书载《永乐大典》中,首末完具。《永乐大典》旧本深藏秘府,朱氏未

  • 广信府志

    ①二十六卷,首一卷,清连柱等修纂。连柱,满州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任广信府知府。乾隆四十八年(1783)印成书,分为:天文志、地理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武备志、秩官志、名宦志、选举志

  • 春秋集传

    十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本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兼取诸家之说。其说《春秋》,往往因引申太过,而曼衍于经义之外,如讲“元年”则牵连论及改元,再因改元而盛赞明朝十三帝皆不改元等等。类

  • 律相感通传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律相感通传》一书,道宣作于唐乾封二年(667)。《法苑珠林》载:“道宣律师乾封二年仲春,逐静修道,遂感冥应。于是律师既承灵属,扶疾笔受,随

  • 新论

    见《夏侯子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