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规过

春秋规过

六卷。隋刘炫(约546-613)撰,清邵瑛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泊头)人,隋代著名学者。少聪敏,与信都人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炫强记默识,罕有其比。隋开皇中,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不久直门下省,以侍顾问。除殿内将军。当时牛弘奏请购求天下遗书,刘炫伪造《连山易》、《鲁史记》等百余卷,送官取赏,事觉被除名。隋末天下大乱,冻饿而死,门人谥曰宣德先生。著作有《尚书述义》、《论语》《孝经》《毛诗》《春秋》述义并文集各若干卷。事见《北史·儒林传》及《隋书·儒林传》。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序说,其为义疏者,则有沈文阿、苏宽、刘炫,“炫于数君之内,实为翘楚,然聪慧辩博,固亦罕俦,而探赜钩深,未能致远。又意在矜伐,性好非毁,规杜(预)之失,凡一百五十余条。习杜义而攻杜氏,犹蠹生于木,而还食其木,非其理也。”孔颖达虽对刘炫有所批评,但撰《五经正义》时多采其说。又考《新唐书·艺文志》经部《春秋》类著述刘炫所撰《春秋规过》三卷,而《北史》本传仅载所撰《春秋攻昧》十卷、《春秋述义》四十卷,《隋书·经籍志》则仅著录《春秋述义》四十卷。清人姚振宗撰《隋书经籍志考证》云《春秋规过》即在《春秋攻昧》十卷之中,乃其中之一篇,其说很有道理。疑自唐以后二书才分行于世。其书久佚,清人邵瑛桂隐书屋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得一百七十余条,勒为六卷。瑛字桐南,号姚圃,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改内阁中书。按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往往弃经从传,遭到人们攻击。刘炫著《春秋规过》一书,即为了纠正杜注之失。清代学者纪昀编《四库全书》,欲作《规杜持正》,调和杜预之说与各家的矛盾,因故未成,嘱邵瑛代作。邵瑛于是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为是编,后来以此为据,作《规杜持平》六卷行于世。《春秋规过》六卷只有抄本,没有刊行。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春秋规过》二卷,黄奭《黄氏逸书考》辑有《规过》一卷,王谟《汉魏逸书考》辑有《规过》一卷。

猜你喜欢

  • 蛰庵文存

    二卷。清杨模(1842-1916)撰。杨模字范甫,晚号蛰庵。江苏无锡人。光绪十一年拔贡,光绪二十年举人。青年时期,漫游广东,从师陈澧。后黄体芳视学江苏,建南菁书院,以经训造士,杨模从其学,业绩最佳。学

  • 文武金镜律例指南

    十六卷。清凌铭麟撰。凌铭麟,字天石,浙江杭州人。本书专为初入仕者所撰,以使其了解居官从政之各项事宜。书成于康熙二十年(1681)。书中详细记载了文武百官之仪注、品级、职掌,以及居官莅任所应注意的各项事

  • 论语谶

    八卷。清马国翰(1794-1857)辑。国翰字词溪,号竹吾,山东历城(今济南东郊)人。清文献学家、藏书家、目录学者。梁《七录》有《论语谶》八卷,宋均注,《隋志》时已亡。而《唐志》有宋均注《论语纬》十卷

  • 仪礼古今考

    二卷。清李调元(1734-1802)撰。调元字羹堂,号雨村,又号赞庵。绵州(今四川省北部)人。乾隆进士,又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学习期满后被任命为吏部主事。乾降三十九年(1774)充任广东乡试副考官,不久

  • 楚辞听直

    八卷。《楚辞合论》一卷。明黄文焕(详见《诗经考》)撰。此书包括《楚辞听直》、《楚辞合论》两部分。《听直》作于狱中,其命名取屈原《九章·惜诵》“命咎繇使听直”之语,以寄托自己冤屈不平的感慨。卷首有黄氏崇

  • 芸窗易草

    四卷。清阎斌撰。斌字允中,直隶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乾隆岁贡生。服膺道学,行必端方。其说《易》皆浑括大意,既不言象数,也不及训释。其注文往往不能协洽,自云专以本义为主,其与朱氏相背者不尽枚举。尚秉和

  • 红罗镜杂剧

    清傅山(1602-1683)撰。傅山字青竹,改字青主。明亡后,穿朱衣,居土穴,坚决不出仕清朝。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强征至京,以死拒绝就任,放还。家居以行医为业,诗文书画皆有盛名。著有《霜红龛集》等。《红

  • 周忠介公遗事

    无卷数。清彭定求(1645-1719)撰。彭定求字勤止,号访濂、南畇,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术近出汤斌,远尊王守仁。平生著述甚丰,除本书外,尚著有《阳明释

  • 南诏事略

    一卷。顾应祥撰。顾应祥(1483-1565),明浙江长兴人,字恒贤,号箬溪。弘治进士,授饶州府推官。历官山东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南兵部侍郎、刑部尚书。好读书,博学多闻,九流百家识其首尾,尤精历法、算

  • 内务府堂续纂现行则例

    四卷。清奎俊等奉敕修。奎俊,满洲正白旗监生,官至山西、江苏巡抚、四川总督、吏部尚书。以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二十一日授总管内务府大臣佩带印钥而列衔是书之首。是书第一卷为建置衙门、添裁员役、堂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