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质疑

春秋质疑

①十二卷。杨于庭(生卒不详)撰。杨于庭字道行,全椒(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经学家,诗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职方郎中。除此书外,有《杨道行集》。此书主要针对胡安国《春秋传》而作。丘应和《序》称,杨氏“于六籍靡所不窥,读《春秋》,间不满胡氏说,辄置疑焉,汇而成帙,以质四方。”杨氏认为,胡安国《春秋传》于《春秋》大义,合者十之七,不合者十之三;其采用或驳斥《左传》、《公羊》、《穀梁》,也有不当之处。《胡传》之失,主要有于“议论务异而责人近苛”。杨氏指出,《胡传》“有剿《公》、《穀》而失之者,以王子虎为叔服、公孙会自出奔之类是也;亦有自为之说而失之者,卒诸侯别于内而以为不与其为诸侯,滕自降称而朝桓得贬之类是也”。此书之驳《胡传》穿凿附会之论多深切其弊。如卷一《春王正月》(上中下)驳胡氏“夏时冠周月”;隐元年驳胡氏以不书公即位为未请命于王等等,皆有根据。此书虽以驳《胡传》为主,但自发议论者不少,如卷二桓公三年“公子翚如齐逆女”但云:“隐世翚再帅师,不曰公子,此曰公子翚者何也”“翚为桓弑隐,故《春秋》以此为桓公之公子翚耳。”又此书攻驳胡氏穿凿,然杨氏之论其穿凿处更不下胡传,所述《春秋》之义,亦皆臆说。现存明万历二十八年刻本。② 十二卷。明魏时应(生卒年不详)撰。时应字去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万历乙未(1595)进士,历官南京通政使。该书成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左右,分十二公,每公一卷。大体上是为场屋应考士子揣摹经义而作,以此事属词的方式,为《春秋》制义拟题作解。诠释经义几乎全用胡安国《春秋传》,没有参考《左传》、《公羊》、《穀梁》三传,也极少引用其他诸儒的观点。晚明时期这一类标拟经题的讲章层出不穷,名为发挥经义,实际上没有多少新意。朱彝尊《经义考》著录该书,引刘芳喆之语说:“此为举子业而作。”该书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刊本。③ 二卷。清彭迁道撰。迁道字崇德,一字子寿,河南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同治、光绪年间知黄邑,迁高唐州知州。精研经学,对《春秋》兼综条贯,为时所称。该书是作者的读书心得,有所见则分别条录,列于经文之下。他批评“一字褒贬”之说,折衷三传,并参考汉魏以来诸儒之说,不专主于一家,偶尔自抒己见,虽大多因袭前人之论,但能提要钩玄,兼综条贯,且对疑义阙而不论,牵强附会之说较少。该书有清光绪二年(1876)刊本。

猜你喜欢

  • 周易诸卦合象考

    一卷。清任云倬撰。任云倬字汉卿。江都人。关于周易中诸卦合象,郑玄、荀爽、虞翻都曾论及。但后世研究周易体例者都没有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于是作者留心易注以外的材料,兼采服虔的《左传解谊》一则、杜预的《左

  • 枣林杂俎

    明清之际谈迁(1593-1657)撰。谈迁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县枣林人。明天启元年(1621)撰著《国榷》,清顺治二年(1645)续订崇祯、弘光两朝史事。顺治十年北上居京,

  • 大宋宣和遗事

    见《宣和遗事》。

  • 沧江虹月词

    三卷。清汪初(1776——1808)撰。汪初,字绛人,钱塘(今杭州市)人,十七岁入邑庠,屡失意于省试,捐资为库大使,后为生计,入蜀佐四川按察使幕。《沧江虹月词》风格前后不一,以汪初赴川为分野。入川之前

  • 历代驸马录

    二卷。明洪武中奉敕撰。《四库》馆臣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共二卷,内容取自汉至宋尚主之人,各叙其善、恶事迹,以示法戒,皆以俗语演化解释,用以劝戒诸驸马等。有明洪武中刊本及《

  • 苏子

    一卷。战国时苏秦(生卒年不详)撰。秦字季子,河南洛阳人,曾任六国相,事迹详见《史记》本传中。《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苏子》三十一篇,苏秦撰。《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未著录。清人马国翰

  • 云斋广录

    八卷、后集一卷。宋李献民(约1073年前后在世)撰。李献民,字彦文,延津人,生卒年均不详。事迹亦无考。著《云斋广录》八卷、后集一卷。这部书前有政和辛卯年李献民的自序。书内所载录的都是一时艳异杂事,文章

  • 乐府遗音

    五卷。元瞿祐(1341-1427)撰。瞿祐(一作佑)字宗吉,自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官至内阁办事。瞿祐少时,以和凌雪翰“梅雪争春”词知名。又作“赋鞋杯”词,呈杨维桢。洪武中,以荐历宜阳训导,

  • 吟翠轩稿

    一卷。清冯兰贞撰。冯兰贞,生卒年不详,字声畦,江苏金坛人,知府于尚龄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为《凝香阁合刻》之一。刊于道光十三年(1833)。共收诗一百零八首,词七十六首。

  • 毛诗考证

    四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述祖字葆琛,江苏武进县人,清代学者。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迁桃园同知,不满一月,以养亲乞归。自此,闭门著书,精研训诂及儒学,擅长考证,亦能诗。其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