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集传辨疑

春秋集传辨疑

十卷。唐陆淳(详见《春秋集传纂例》)撰。此书是陆淳转述啖助、赵匡两家攻驳三传之论的书。《纂例》一书,啖助排比科条,阐明笔削之旨,其攻击三传之论,只总举其大意。而此书则列举未入《纂例》之三传文,条列其失,逐字逐句加以诘难,所以称之“辨疑”。其所述以赵匡之说为多,啖助之说次之。卷首有《凡例》一篇,共十七条,申明所以删节传文之宗旨,而其舍取之义,仍按经文年月以次论说。此书之驳正三传之论往往中的。如隐三年“宋公和卒”,《左氏》云:“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饷之,命以义夫。”其驳之曰:“若宣公本知穆公反让其子,且让以求名,乃是诈也,何足美哉!”又隐元年“春王正月”,《公羊》曰:“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驳之曰:“若言春正月王,则不成文理矣,何用解乎?”《公羊》又曰:“不言‘即位’,成公意也。”驳之曰:“此乃直明公本意,又是事实,何名‘成’哉!”如此之类,颇为精核。但因其宗旨在深究经中大义,与《公》、《穀》无异,故其论亦不免于臆断。如隐五年“郑伯克段于鄢”,《左传》记郑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驳之曰:“岂子囚母乎?此《传》近讹矣。”若此种不信史文而臆断之例,此书亦多见。现存明嘉靖三十八年刻本、清汪文藻问礼堂刻小字本、龚翔麟玉玲珑馆刻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广月令

    三卷。后集,二卷。王勋、王璞撰。王勋,字日放,黟县(今属安徽省)人。王璞,字伯怀,勋子。父子二人,均明末人。其书先是王勋编纂,后集则由王璞增补。该书采缀传记,欲为月令,通考诸家,广所未备。编录之中,却

  • 补农书

    一卷。清张履祥(1610-1674)撰。张履祥,字考夫,一字念夫,号杨园,桐乡(今浙江桐乡县)人。张履祥少有大志,明亡后避世乡间,康熙十三年(1674)卒。张履祥隐居乡间,身体力行从事农业生产。他把自

  • 授堂文钞

    八卷。清武亿(1745-1799)撰。武亿字虚谷,一字小石,号授堂,自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任山东博山知县。大学士和珅遣番役捕盗,横行州县,武亿执而杖之,被罢官。因贫不

  • 论语俟质

    三卷。清江声(1721-1798)撰。声字叔沄,晚号艮庭,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经学家。其学墨守汉学,著有《尚书集注音疏》、《六书说》等。是书成于嘉庆四年(1799)当时江声已七十九岁高龄。声于

  • 广灵县补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亦铭纂修。杨亦铭字鼎臣,河南商城人,出身优贡,光绪六年(1880)任广灵县知县。光绪六年,杨亦铭掌广灵,适奉檄修志。亦铭邀集众绅,商议补修之事。不久即设局,分派筹费,广询父老

  • 易经卦变解

    一卷。清吴脉鬯撰。吴氏曾撰《易象图说》六卷,末卷有八卦纳甲占例。据其六世孙吴菼所作序言,此书于顺治十六年(1659)刻板。而卦变解八宫说则藏稿于家,因惧其不得流传,吴菼将其付梓以求广为传播,但此书未见

  • 栖霞县志

    ①八卷。清胡璘修,牟国玠纂。胡璘字霖玉,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康熙四年(1665)任栖霞县知县。牟国玠字凤伯,邑人,举人出身。栖霞志,创修于明万历时邑令何思鳌,此志为一修。胡璘在其序中曰:“栖

  • 抱经堂丛书

    二十一种,二百六十三卷。清卢文弨(1717-1795)编辑。卢文弨字召弓,一作绍弓,号矶渔,又号抱经,钱塘(今江苏杭州)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提举湖南学政,历主江浙各书院讲席。其人潜心

  • 尚书读记

    一卷。清阎循观撰。阎循观字怀庭,山东昌乐人,乾隆丙戌(1766年)进士,官吏部考功主事。此书为阎循规死后,其好友韩梦周所刊,书前有韩梦周序。此书仍为因袭梅鷟、阎若璩,攻击伪《古文尚书》。如认为《泰誓》

  • 唐文鉴

    二十一卷。明贺泰(生卒年不详)编。贺泰字志同,吴县(今属江苏)人。宏治己未( )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福建。此书杂采唐文,所见颇为隘陋。然据林瀚序称有《两汉文鉴》、《宋文鉴》,惟《唐文鉴》缺焉。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