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杨家府演义

杨家府演义

八卷五十八回。题“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秦淮墨客即纪振伦,字春华,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代小说家,生卒年不详。又有说作者是熊大木(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无确证。又说作者为无名氏。该书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杨家通俗演义》、《杨家将演义》等。叙事的时代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受禅建立宋朝开始,直到宋神宗朝,跨越一百多年。主要讲述了杨继业子孙五代与辽和西夏等国英勇作战及宋朝廷内部忠奸斗争的故事,最后以十二寡妇征西,杨怀玉率全家入太行山隐居作结。书以讲史为名,实际多是虚构。以宋代的民族矛盾为背景,热情歌颂了抗击辽国、西夏入侵的杨家将,对杨家将英雄群像的塑造,是该书的最大成功之处:杨继业身经百战,智勇双全,最后兵败不屈,撞碑殉节;六郎杨延昭雄才大略,忍辱负重;杨宗保少年破天门阵,至老仍跃马出征;杨文广也是一生征战,东挡西杀。杨门女将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尤其是大破天门阵中的木(穆)桂英,显示出罕见的巾帼英雄风采。十二寡妇征西则集中表现了杨门女将慷慨悲壮的牺牲精神。与杨家将的一门忠勇相对应,该书对宋朝皇帝的昏庸误国和潘仁美等奸臣的奸诈擅权、陷害忠良也予以了抨击指斥。该书产生于明代后期,朱明王朝日趋腐败,危机四伏,所以该书借描写杨家将历史,表彰忠烈,斥奸骂谗,有明显的借古说今之意。同时也有愚忠愚孝、神鬼迷信、华尊夷卑等消极思想成分,内容比较复杂。艺术上,语言通俗简朴,描绘亦有生动之处,但总地看尚显粗疏,结构不甚严谨,情节有雷同重复和明显破绽,人物刻划不够细腻。特别是后半部写神仙下凡助阵等妖异故事,荒诞不经,使其失色不小。但尽管它在文学史上没有很高地位,所写杨家将故事却在民间流传甚广,甚至家喻户晓。该书最早刊本是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卧松阁刊本。另有清乾隆宝兴堂刊本,乾隆天德堂刊本,清嘉庆十四年(1809)书业堂重刊本等。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嘉庆本为底本,用明万历本校勘,分段标点出版。1981年,北京出版社和豫章书社亦出版此书,题《杨家将演义》。

猜你喜欢

  • 述本堂诗集

    十八卷。清方登峄(约1698年前后在世)、方式济(约1723年前后)、方观承(1698-1768)三代人合撰。方登峄,字凫宗,号屏垢,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贡生,官至工部主事,为戴名世所

  • 三续疑年录

    十卷。清陆心源(见《元祐党人传》)撰。钱大昕《疑年录》详于儒林文苑。心源益之以名臣大儒、气节文章之士,旁及书画隐逸之流,而以女士释道之通文事者附于后,共得一千二百余人。现有《存斋杂纂》本。

  • 明季稗史汇编

    十六种,二十七卷。清留云居士编辑。留云居士,姓字、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为一部丛书,汇辑明季杂史多篇。有明文秉撰《烈皇小识》八卷、清顾炎武撰《圣安皇帝本纪》二卷、明刘湘客《行在阳秋》二卷、清阙名《嘉

  • 圆机诗韵沽法全书

    见“韵法全书”。

  • 元卞管勾集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 续行水金鉴

    一百五十七卷。清黎世序等奉敕撰。此篇乃续傅泽洪之书而成。世序校阅档案,咨取图籍,以康熙六十年(1721)后,各书所载事宜,均载录完备。其于六十年以前之事关工程者,亦摘录之。道光十二年刻本。所述内容为:

  • 徐州府铜山乡土志

    一卷。清杨世桢等编。杨世桢,贡生。此书不署时代,《耆旧录》中有述及光绪二十五年事,成书当是光绪末年。此编所载事迹,多采自府、县新旧志,窜易成文,很少有新资料,惟篇末商务一篇,则著述现任知县袁国钧所举办

  • 诗观集

    三十九卷。《闺秀别集》二卷。清邓汉仪(生卒年未详)编。邓汉仪字孝威,江苏泰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儒,时已年迈,与孙校蔚,傅山等同被授为中书舍人,放归。约活动于清顺治、康熙年间。年轻时曾

  • 洪文襄公年谱

    一卷。清法式善(1752-1813)撰。法式善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一号梧门。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著有数十种书籍。该书记明末清初洪承畴事,自万历

  • 抚皖治略

    一卷。《抚楚治略》一卷。《谷城水运纪略》一卷。清杨素蕴(?-1689)撰。杨素蕴生平,详见《见山楼诗文集》(辞目)《抚皖治略》为杨素蕴任安徽巡抚时的条教、奏疏;《抚楚治略》一卷,为其官湖广巡抚时的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