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松邻文集

松邻文集

四卷。清吴昌绶(1810-1867)撰。吴昌绶字伯宛,号印丞。浙江杭县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吴昌绶博雅工诗古文词,长于考证经史、金石、目录、版本之学,著有《龚定庵年谱》、《吴郡通典》,又刊有《松邻丛书二十余种》。此集凡四卷。卷一为清《孝献皇后行状》及《传》、《跋》、《东朝崇养录跋》,《校邦畿水刑集说跋》,均有关掌故。卷二为昌绶选刊宋元及明初人词,合别集、总集凡十七家,精校印行,世称“双照楼本”。后将书版归武进陶氏。卷三为《杨太守沂孙观瀛居士文》。是谓包安吴论书多特识,恨过事矜张,品月时贤,匪皆征信,太守劬学深思,粹然一勃于正,其于篆法,雅重先白山民。又谓张编修惠言篆,淳雅和平之气,实过于邓,吴昌绶窃意邓书神骨骏迈,诚足震荡一时,第誉者过当,学之多弊,编修与渊如北江,覃研小篆,通儒之笔,与邓蹊径不向。卷四为《唐栖劳氏三君传》,李玉如、包承善两墓志铭,叶姬张氏玉真墓志铭,《杨氏丰华堂藏书记》,均为传作。昌绶《梅祖庵杂诗》有云:“秾纤外自具风骨,浑朴中能见性情。强学单寒何所苦,平生文派薄桐城”。秾纤二句,盖即自评其文,所谓得失寸心知也。光绪庚子之乱,慈仁寺被烧,改寺基为昭忠祠,独顾亭林祠屋数楹犹存,有唐开成井阑,与王赐振书祠记刻石犹未佚。民国十年(1921),浙江旅京士人,集资重建,吴昌绶躬亲其役,并撰祠记,文见卷四。顾祠本以平定张穆附祀,吴昌绶卒后,同人公议,与张穆同设位附祀。有民国18年(1929)杭县吴氏刻本。

猜你喜欢

  • 日闻录

    一卷。元末明初李翀(生卒年不详)撰。李翀生平事迹不详。书中记有元顺帝至正甲辰(1364)及至正丙午(1366)年间事,距明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仅一二年,可知其人已入明。又据书中皆称元为国朝,可知

  • 金陵古金石考

    一卷。明顾起元撰。顾起元,字太初,江宁(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谥文庄。该书著录顾于金陵(今南京)所得古金石,按年代次序编撰,每器、石各记录所

  • 毛诗经句异文通诂

    七卷。李德淑撰。宋代王应麟参照齐、鲁、韩三家的异同,撰写了《诗考》一书,书中不仅遗漏很多,而且又没有注明某篇某卷某字的音义,使得学者们很难检索。因此,李德淑以毛诗为主,并博采齐鲁韩三家的训诂,广泛收集

  •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1701-1754)撰。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后又自称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出生于科举世家,曾祖父吴国对是顺治年间探花,祖父辈也多进士、举人。父亲吴霖起,为康熙年间拔贡,做过江苏赣

  • 重修襄垣县志

    ①十卷。清袁良修,杨彬、刘纂。袁良字万贞,号利亭。山东禹城县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四十二年(1703)任襄垣县知县。在任期,清廉自矢,爱民课士,惠恤有方,绅衿商民,会刻石记德,载入本志艺文

  • 骈体文钞

    三十一卷。清李兆洛(1769-1841)编。李兆洛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嘉庆进士,授安徽凤台知县。工诗古文,尤长舆地之学。著有《养一斋文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舆地沿

  • 乾坤大略

    十卷。补遗一卷。清王余佑(1615-1684)撰。余佑,字介祺,自号五公山人,直隶新城(今属河北)人。明末随父起兵抗击李自成军。入清后,隐居易州(今河北易县)五公山,教授生徒,不求闻达。史传称其“尝受

  • 陈竹山文集

    四卷。明陈诚(约1407前后在世)撰。陈诚,字子实,吉水(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授行人,永乐中哈里入贡,诏送使臣还国。陈诚因此遍历哈里等十七国,后官至右通政。著有《使西

  • 礼记外传

    一卷。唐成伯玙(详见《毛诗指说》条)撰。清张幼伦(生卒不详)注。幼伦吴郡人,事迹均无考。是书仿《白虎通》体例,就古礼制发挥义蕴,各有依据,大致以郑学为宗。而其论“寿过百二十为失归袄怪”,论“五运”涉及

  • 春秋正业经传删本

    十二卷。清金瓯撰。金瓯字完城,一字宁武,浙江秀水人。此书系专为科举而作,书名中“正业”一语即指举业,因此,作者将《春秋》经文中不宜用来命题的文字尽行删去,所以又称为“删本”;至于“传”这部分,其内容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