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桐庵文稿

桐庵文稿

一卷。明郑敷教(约1649前后在世)撰。郑敷教,字士敬,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崇祯三年(1650)与同社杨廷枢、张传、陈子龙、夏允彝同举应天乡试。时东南文士统会于吴,号为复社,敷教生徒之盛,亚于廷枢。两人俱为乡里所宗。时人语称:前有朱张,后有郑杨。十年(1637)举贤良方正,以母老辞。门生私谥曰贞献先生。事迹具详康熙《苏州府志》人物传。著有《周易广义》。此编为文二十六篇,乃后人裒次手稿而成。末有同邑后学黄丕烈跋文。略云:“癸酉秋季有书友携此册示余,并索重值。余曰:此非汝辈所知。是必有指示归余者,故不以寻常故纸视之,后泛泛果然。旧余尝从郑氏后裔访桐庵遗墨,曾有手书文一篇赠余,故又以此托人示余。余重为乡先辈手泽,且识知系熊鱼山评阅本,益珍之。因以十饼金购藏。”下署复翁二字。复翁为丕烈晚岁自号,则此帙乃士礼居故物。书法苍秀古拙,在苏米间,朱墨烂然,如火枣儿糕,弥可珍异。昆山赵氏诒琛重辑桐庵佚文,于《玄妙观态》搜得《记施真人舍牛事》一首,于《吴郡文编》搜得复修《吴县志》序、吴县重修《儒学记》、《小宛集序》、《吴郡名贤图序》、《顾母张夫人六十寿序》、《文信国公忠烈祠记》、《重修卫道观碑记》、《陆坦传》、《明忠臣蒋都督公一门十五人殉节传》、《龚子祯先生传》、《韵家张公传》、《端木先生墓志铭》等十三首。因合此编诸文合梓以行。世所传“峭帆楼丛书本”即是。今赵本行而此本转晦。敷教文字,峻洁冲澹,有汉唐师法,所作甲申乙亥间死事诸臣传铭特多。是卷终有《哭嫡孙二郎》一首,以俚语白话入辞,至情奇文,亦为别开生面之作。本书有稿本。

猜你喜欢

  • 童山诗音说

    四卷。清李调元(生卒年不详)撰。调元字羹堂,一字赞庵,号鹤州,又号雨村、墨庄、醒园,晚年号童山蠢翁,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罗江一带)人。少而好学,于经史百家及稗官野乘,无不观览,且好著书,群经、小学,

  • 中朝故事

    二卷。南唐尉迟偓撰。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尉迟偓仕南唐,官朝议郎、守给事中,修国史,曾奉旨纂《中朝故事》二卷行于世。此书皆记唐宣、懿、昭、哀四朝故事旧闻,旧南唐主李昇自以为出太宗之后,故称唐为中朝

  • 碧山乐府

    五卷。明王九思(1468-1551)撰。九思字敬夫,号渼陂,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弘治九年(1497)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九思酷好音律,曾倾资购乐工,学琵琶,得其神解。与李梦阳、何景明等齐名,后人

  • 礼说

    ① 十四卷。清惠士奇(1672-1741)撰。惠士奇字天牧、仲儒,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康熙间进士,康、雍、乾间历仕。早年兼治经史,晚年尤邃经学。任广东学正,倡导经学,

  • 河图圣洽符

    不分卷。清黄奭辑。河图圣洽符名取意于“圣德洽于天下”一语。所辑共六十条,全部取自《开元占经》。内容多与星占之事有关。共分四类,第一类为五星干犯、第二类为客星干犯、第三类为流星干犯、第四类为各星之变易。

  • 涟漪堂稿

    二卷。清沈峻曾(约1670前后在世)撰。沈峻曾,字窳庵,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一年(1654)副榜贡生。有《涟漪堂遗稿》。是集凡二卷。为晋安林云铭所选定。上卷为杂文,下卷为诗。

  • 四书讲义

    六卷。明郑晓撰。郑晓详见《禹贡图说》条。此书乃其为南京太常寺卿时所作。万历三十七年(1609),其孙郑心材始刊之。《四库提要》原题无卷数,据《四库采进书目》知当为六卷。《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亦作“六卷,

  • 孱守斋遗稿

    四卷。清姚世钰(约1703-1757)撰。姚世钰,字玉裁,号薏田,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诸生。世钰少嗜学,负俊才,与弟汝金同为当时著名文士。喜山水,善交游,与金农、厉鹗等称莫逆交。年五十

  • 繁峙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何才价修,杨笃纂。何才价字价人,安徽霍山县人,出身进士,光绪六年(1880)任繁峙县知县。杨笃详见光绪《山西通志》。其志创于明万历年间知县涂云路,未几版籍散失。康熙初年,知县郭杰尝辑散

  • 浮山小志

    三卷,附史传事略一卷。清黄培芳撰。黄培芳,字香石,广东香山人。罗浮山在惠州博罗县。道书所称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也。罗浮二山,判自分水。凹之西为罗。凹之东为浮。观其全势,则罗浅而浮深。征诸旧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