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梁氏丛书

梁氏丛书

四种,八十卷。清梁学昌等编。梁学昌,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梁玉绳之子。该丛书收梁学昌祖父梁同书《频罗庵遗集》十六卷,梁学昌之父梁玉绳《清白士集》二十八卷(包括《人表考》九卷、《管子校补》二卷、《元号略》四卷、《志铭广例》二卷、《瞥记》七卷、《蜕稿》四卷),梁玉绳主要著作,除《史记志疑》外,大都收于是集内。还收有梁学昌之叔父梁履绳(1748-1793)著作《补释》三十二卷(研究《左传》的《左通》六部之一种)。最后附梁学昌本人所辑之《庭立记闻》四卷,辑录其父梁玉绳考古问答之语等。有清嘉庆道光间刻本。

猜你喜欢

  • 列卿纪

    一百六十五卷。明雷礼(生卒不详)撰。雷礼,字必进,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人,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有令名,且嗜学,熟知朝典,著有《明大政记》、《六朝索隐》等。《列卿纪》即

  • 册封琉球赋帖

    一卷。清何绍基(1799-1873)书。何绍基为清代著名书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书学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及欧阳通、李邕笔法。遒劲峻拔,别具风格。其小楷于清代除刘文清外。罕见匹敌。道光十

  • 孟子师说

    一卷。清黄宗羲(1609-1695)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著名思想家、朴学大师。明时不事举业,明亡后曾参与抗清运动,败而归乡,终身不仕。其学出刘宗周,深受王阳明心学影

  • 易就

    六卷。明徐世淳(1584-1641)撰。世淳字中明,浙江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官至随州知州,张献忠攻随州时战死,赠太仆寺卿,事迹见《明史·忠义传》。该书似儒家之语录,又似禅家之机锋,不

  • 四焉斋文集

    八卷。清曹一士(1678年-1736年)撰。曹一士字谔庭,号济寰,上海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曹一士工诗文,有《四焉斋文集》八卷,《石仓世纂》之第五种,与其诗集同刻于乾隆庚午(1

  • 句曲纪游诗

    一卷。明朱凯(约1497前后在世)撰。朱凯字尧民,长洲(今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朱凯工诗画,与同俚朱存理斋名,人称“两朱先生”。著有《尧民集》,今仅存《句曲纪游诗》一卷。为凯与东阳沈用之,沈宜永兄弟

  • 魏忠贤轶事

    见《皇明中兴圣烈传》。

  • 武经体注大全会解

    七卷。清夏振翼撰。夏振翼字遁门,安徽芜湖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自宋代元丰间将《孙子》等七书定为武科试士的教科书后,此七书被称为《武经》,注解者也代不乏人,较著者有宋施子美《施氏七书讲义》、明刘寅七书

  • 礼记授读

    十一卷。清熊松之(生卒年不详)撰。松之,字子容,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道光举人。历任浙江诸暨、慈溪、天台、富阳知县,官至周知。参加编撰《江西通志》。为官有惠政。生平嗜学,尤精通《礼》经。著《礼记授

  • 大乘起信论义疏

    四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乘起信论》是天竺僧人马鸣依《楞伽经》所撰,其内容详见《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辞条。该疏以八识常住为体,修行趣人为宗。以第八识释心,以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