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达

楚辞达

一卷。清鲁笔(?-约1747)撰。鲁笔,字雁门,号蘸青,一号榆谷,雷州(今广东海康)人。科场屡受挫,遂闭门著书。精六书韵律。有《见南斋诗文集》、《楚辞达》。乾隆年刊本有梁同书序与方城的书后跋。嘉庆刊本增师范的序。序、跋文除介绍鲁氏生平,此书撰写过程等,主要赞誉了此书。本书一卷,只注《离骚》,因看透此篇,以后各篇迎刃而解,一篇通达,其它篇都会通达,故名曰《楚辞达》。内容分注释、《读骚指略》两部分。注文三十七条,《读骚指略》分总论、篇章、段落、气脉、神吻、章法、笔法、句法、字法、骨法、辞法、补法、过文法、倒掉法、隔类相照法、移步换形法、兮字法、虚字法、从古韵等十九项。本书特点是注重《离骚》文义与章法结构的分析。从《读骚指略》所列项目可知,将作文法,语言分析等运用分析《离骚》之中,前人很少及此。在具体分析中,能加以体现。如对“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之“民心”,解释精道,认为“民心”作人心,既指屈原自己,也指党人,含正心、邪心,楚王全不能明察,此词上承屈原“朝谇夕替”的遭遇(不察正心),又启下文众小人对屈原的诬陷(不察邪心),不但释义准确,也揭示出诗文结构上的关键词语。此类分析,时有所见。但曲解穿凿之处亦不少。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本为比喻自修高洁品质的诗句,鲁氏却曲解为比喻“王者之香”与“前哲之遗徽”,反以求新、求深而害义。版本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见南斋刻本,清华大学藏。清嘉庆九年(1804)赵州师范编《二余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唐石经

    一百五十八卷,附《周易略例》、《五经文字》、《九经字样》(石刻本)。唐郑覃等校刊。据《旧唐书·文宗纪》,开成二年冬十月癸卯,“宰臣判国子祭酒郑覃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时上好文,郑覃以经义启导,稍折

  • 周易通略

    一卷。明黄俊撰,黄俊字熙彦,丰城人,官至翰林院检讨,曾任国子监助教。诸生问业,先授以四书会要,后编集先儒成说,《易》三十三条、《书》二十八条、《诗》二十一条、《春秋》十七条、《礼记》十条,五经各为一卷

  • 销夏部

    见《销夏》。

  • 肇论疏

    三卷。陈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肇论疏》故名思义,是解释僧肇所撰《肇论》一书的。旧有人称《肇论疏》为《肇论义记》。此疏在发挥肇师思想方面虽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缺欠。一

  • 思陵翰墨志

    一卷。又名《翰墨志》、《高宗翰墨志》。宋高宗撰。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始封康王,徽、钦二帝被金人掳掠之后,即位于建康(今南京),先以李纲为相、宗泽为将,力谋恢复,但高宗一向怯懦,为

  • 果园诗钞

    十卷。清郭恩孚撰。生卒年未详。郭恩孚字伯尹,山东潍县人。首载张次陶序,称“恩孚有隽才,性笃孝。”第一卷至第五卷,分《绿萝轩集》、《趋庭集》、《枕戈集》、《萍梗集》、《绿萝轩后集》、《果园集》,为内编。

  • 读论孟笔记

    三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方宗诚字存之,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著有《春秋集义》十二卷,《同子通书讲义》一卷。是书卷首有宗诚自序,大旨就《集注》而推阐其义,不及名物训诂,对佛学老庄列之

  • 学孔精言舍汇稿

    十二卷。明孙应鳌撰。孙应鳌,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选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官历陕西副使,四川参政。著有《淮海易谈》。《明史·艺文志》载《孙应鳌汇稿》十六

  • 八卦方位说

    无卷数。清俞樾撰。此书所指卦位既不是朱子所说的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的邵雍卦位,也不是《说卦传》中的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乾西北、艮东北、坤西南的卦位。而是根

  • 前汉书琐琐

    四卷。明朝郝敬(1558-1639)撰。郝敬字仲兴,号楚望。湖北京山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科给事中、崇祯十二年(1639)卒。享年八十二岁。(《明史本传》)。《前汉书琐琐》开篇卷首有崇祯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