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音

楚辞音

一卷。隋释道骞(生卒年不详)撰。《隋书·经籍志》叙曰:“隋时有释道骞,喜读《楚辞》,能为楚声。音辞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周祖谟《骞公楚辞音之协韵说与楚音》一文,考证道骞乃智骞。其根据:一是《日本见在书目》有《楚辞音义》一书,题释智骞撰。二是《续高僧传》卷四十《杂科声德》篇,附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智果传,载智骞为江表人,精通文字音义,其特点与道骞颇合,故周说甚可信。《楚辞音》是现存世上最早的《楚辞》写本。朱熹《楚辞集注》序云:“及隋、唐间,为训解者尚五六家,又有僧道骞者,能为楚声之读,今亦漫不复存,无以考其说之得失。”可知此书宋时已佚。今存者为敦煌石室的抄本残卷,起《离骚》“驷玉虬以乘鹥兮”之“乘”字,止“杂瑶象以为车”之“瑶”字,共四十八行。此抄本不避隋、唐讳,当为此前写本。残卷不见作者署名,但书中有“骞案”字样,可断为隋释道骞所撰。此书释《离骚》188处,注文96处。用夹注办法,既注音,也释义。此书的价值在于:一为现存最古的《楚辞》本,可从中窥《楚辞》原貌之一斑。以今本《楚辞章句》与此卷相比,其异文多优于今本,故此书在《楚辞》校勘上有很大价值。二是书中有以反切或同音字注《楚辞》字音,可知《楚辞》隋、唐时古读音与楚音。三是在辑佚、考证上有一定价值。书中引郭璞《楚辞注》(已佚),尚引《文释》(当为《释文》,即《楚辞释文》,亦佚)一条,下云“按江之意”字样,据此可推断《释文》作者当为江氏。从中可知隋前关于《楚辞》的某些遗说。此书原抄本被法国人柏里和盗走,现存巴黎国民图书馆写本部。王重民见此抄本,摄成照片寄闻一多。姜亮夫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摄成影片。民国二十九年(1940)昆山赵氏、吴县王氏合辑《庚辰丛编》铅印本。现有台湾大学印《敦煌秘籍留真》本。

猜你喜欢

  • 谷山笔尘

    见《笔尘》。

  • 岱史

    十八卷。明查志隆撰。查志隆字鸣治,浙江海昌人。官山东都转运盐使司滨乐分司同知。查志隆奉钦差巡按直隶等处监察御史谭耀檄令,旁搜遐考,纂辑成此书。《岱史》明万历刻本,共十八卷。凡为考者三。曰图考。曰星野考

  • 汉武梁祠画像题字补考

    一卷。清陈培寿撰。陈培寿,字辅青,江苏丹徒人。瞿中溶已著有《汉武梁祠画像考》,陈氏在瞿书的基础上又作补考。有石印本传世。

  • 毛诗补礼

    六卷。清朱濂撰。濂字理堂,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泾县包世荣著有《毛诗礼徵》。包世荣去世于道光六年(1826年),而本书成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包著之后,故卷首王荫森序,亦曾提及世荣之书。朱

  • 唐音

    十四卷。元杨士宏(生卒年不详)编。杨士宏,字伯谦,襄城(今属河南)人。是书收诗一千三百四十一首,卷前有杨士宏所撰《唐音姓氏并序》。是书分为始音一卷,正音六卷,遗响七卷。编者自记称十五卷,系遗响有一子卷

  • 隶释

    二十七卷 宋洪适撰。洪适(1117-1184),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金石学家。与弟遵、迈,并称“三洪”,工文词。孝宗时,任司农少卿,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好

  • 洪范统一

    一卷。宋赵善湘(生卒年不详)撰。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孙。南宋经学家。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封文水郡公,赠少师。绍定中,李全进犯淮东,善湘以江淮制置使讨之,屡建战功,《宋史》有传。所著除《洪范统一》之外

  • 阵纪

    四卷。明何良臣撰。良臣字际明,又字惟圣,浙江余姚人(余姚明清属绍兴府,故《四库提要》又谓之会稽人)。生卒年不详,据此书前后序及跋皆题万历己丑、辛卯年(万历十七、十九年即1589年、1591年),可知其

  • 王冠九文集

    不分卷。明王业(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王业,字蔚上,号冠九,其里贯未详。明末曾为诸生。吴楚材序称其所著有《五经释义》、《性理约言》及文集八卷。此书仅杂文数十首,不分卷数。其史论诸篇,大抵为明季秕政

  • 侍卫琐言

    一卷,琐言补一卷。清宗室奕赓撰。奕赓,号鹤侣,和硕庄襄亲王绵课子。道光时官至三等侍卫。此书是其承差六年的产物,撰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书末自署为“天下第一废物东西”。作者在该书中记载了紫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