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致虚诗集
四卷。明樊良枢(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樊良枢,字尚植,一号致虚,江西进贤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浙江提学副使。著有《樊致虚诗集》。是集为良枢诗集,凡四卷:《匡山社集》一卷,《二山草》三卷。皆以所在地名为集名。匡山取其居近匡庐之义;二山则因其官淮南,取淮南大、小山之义。《二山草》中又附以其叔俊、弟尚燝、良楹,子重鹏等次和之作。其诗,多为应酬、唱和而作,诗风平衍。四库已存目。
四卷。明樊良枢(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樊良枢,字尚植,一号致虚,江西进贤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浙江提学副使。著有《樊致虚诗集》。是集为良枢诗集,凡四卷:《匡山社集》一卷,《二山草》三卷。皆以所在地名为集名。匡山取其居近匡庐之义;二山则因其官淮南,取淮南大、小山之义。《二山草》中又附以其叔俊、弟尚燝、良楹,子重鹏等次和之作。其诗,多为应酬、唱和而作,诗风平衍。四库已存目。
十五卷,清张大成修,魏希范等纂。张大成,三赣人,曾任道州知州。魏希范,道州人。按道州志,创修于明嘉靖年间。万历知州梁祖尧再修。清康熙三年(1664)张大成任知州后,奉檄修志。而故籍散失零落,已不可考。
五卷。明杨慎(1488-1599)撰。杨慎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此书自序谓:“取《说文》所遗,汇萃成编。以古文籀书为主,若小篆则旧籍已著,予得而略。”然而其中所载古文籀书,实多略而未备。如首卷东韵“工
二十卷。清陈祚明(约1665年前后在世)撰。陈祚明,字允倩,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他博学善属文。顺治十三年(1656)入京师,以诗酒遨游公卿、名士之间,与施闰章、汪婉等相唱和,名动京师
十四卷。清景肇修撰。肇修字纪苑,河南通许(今河南通许)人。是书一唯朱子集注为宗主,而于诸家郛廓见解为之扫去。首有肇修自序,云此乃景氏之一家言。洞彻诸家郛廓,见解一唯集注为宗主,而旁参《或问》、《语类》
十二卷。清戴熙(?-1860)撰。戴熙字醇士,号鹿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官兵部右侍郎。1860年忠王李秀成克杭州,戴熙以本籍团练抵抗,兵败死之。是集有诗集十二卷,古文四
一卷。清许英撰。许英,生卒年不详,字梅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许峻山之女,嘉兴沈光春之妻。清代画家。善画山水、花卉、人物,人赞其“笔极精到,而又苍秀”。此书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附于其夫沈光
一卷。梁樊恭(其生平未详)撰。是书阮孝绪所撰《七录》有著录,《隋书·经籍志》曰:“梁有《广仓》一卷,樊恭撰。亡。”北魏江式《论书表》云:“所谓《埤》、《广》,缀拾遗漏,增长字类。”唐封演《闻见记》云:
一卷。清刘师陆撰。刘师陆,字青园。官上荆南道。书前有同治十二年(1873)鲍康序。书中所释古币,仅旧时所谓虞一釿、安邑与乘马币三种,十二品。对虞一釿币,谓釿有断剂之义;于安邑币,谓安邑为舜创之,而禹因
五卷。明李祯(1376-1452)撰。李祯字昌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明代文学家。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李祯博学多识,参与修纂《永乐大典》。后任广西、河南左布政使,有政绩。著有诗
六十卷。清杨守敬撰,李之鼎补。杨氏(详见前数条),曾充任通志局编纂,授职内阁中书。李之鼎,字振唐,斋号宜秋馆,南城人。民国元年(1912),李之鼎在上海与杨氏交往,杨氏将稿本赠与他,增《大藏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