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正音通俗表

正音通俗表

一卷。清潘逢禧撰。逢禧字澹如,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潘氏于凡例中云:“是书论正音,非论音韵也。然不知音韵反切,则正音不得而明,故集中先列音韵各表,为学正音者导厥源流,亦且为论音学者探其门径。”又云:“吾闽方言虽与正音迥别,然细心研究,不过三数月间无不通肖者。”可见此书是潘氏为福建人所作学习正音的等韵图表。潘氏分声母为二十一类,各用两个双声字标目,如:乌翁、呼酣、孤贵、菹驺、初钞、卢辚、都坫、无婺、母岷、铺抛等。标目之上字皆[u]韵字。第三母仅用“耦”一字标目,潘氏谓乌翁与耦“二母久已相并,耦母所剩不过数字,以有此一音不得不立一母耳”,耦即疑母字。潘氏将韵母分为三十二部,曰:邀君登高,山川周遮。花鞾铺鸳阶,烟波昏秋沙。嗟哉,胸中悲相乖,却知伊必须归家。把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种,云:“今以正音考之,则平声分阴阳而上去入三声之阴阳又无甚区别,故近世韵书只载五声而不及八声,盖声之递变也。”又云:“南音北音不特平仄有异同,即发音、收音亦不能划一。”由此可见,他所定的五声,依据的是当时共同语的标准音(正音),而不是“北音”(北音无入声)。潘氏的韵图按韵列字,一韵一图。列声母代表字于上,纵分五栏,分列五声之字。潘书以正音为主,间举闽中、延建、邵汀、漳泉、台兴、福州各地方音,以比较其异同,则是书于研究清代闽语可提供部分材料。书刊于同治九年(1870年)。

猜你喜欢

  • 古本大学辑解

    二卷。清杨亶骅撰。亶骅字铁帆,山西晋州(今河北晋县)人。是书首有亶骅自序,称世传《大学》,皆本于朱门之书,非孔门原书。王阳明著《大学或问》申发阐明古本,义旨精当。毛先舒的《格物说》出,格致之义才开始确

  • 中庸心悟

    一卷。清沈辉宗(详见《大学参证》)撰。是书无序例,也不署名氏,因其附于《学庸参证》后,故知为辉宗所作。首定序次,以“天命之谓性”至“万物育焉”为第首支,是总冒。“仲尼曰:‘君子中庸’”至“强哉矫”为第

  • 博异志

    一卷。唐谷神子撰。生卒年不详。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或曰名还古,而不知其姓。”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六《二酉缀遗》中认为即唐代诗人郑还古。后人多从此说。郑还古自号谷神子,唐宪宗时登进士第

  • 洋防说略

    二卷。清徐家干撰。徐家干,字稚荪,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生卒年不详。官至荆州(今湖北江陵)知府。据本书其自撰《跋语》中知,徐氏早年“从军苗疆”时就已留心舆地山川之学。癸未(1883)冬,服官来鄂,

  • 圣经学规纂

    二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全书摘录四书五经中的“为学”之道,以申明作者关于“古圣学规,固不可不亟明于世矣”的观点。其中第一卷摘录了《论语》中关于学规的内容三十九条、《中庸》中关于学规的内

  • 吟秋小草

    一卷。清钱绿云撰。钱绿云,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此书刊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宜春馆。

  • 纷欣阁丛书

    十三种,七十八卷。清周心如编辑。周心如字幼海,浦江(今属浙江省)人,生平事迹不详。“纷欣阁”大约是编者书室名,因以为丛书名。所收十三种书为:宋朱熹《朱子周易参同契考异》,清许乃济、清王庆麟《左氏蒙求注

  • 杏东集

    十卷。明郭维藩(约1522年前后在世)撰。郭维藩,字价夫。里居生卒均不详。正德六(1511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著有《杏东集》。是集凡十卷,其中诗、文各五卷。皆乏深湛之思。

  • 钝安文

    三卷。傅熊湘(1882-1930)撰。博熊湘生平详见《国文法》条。傅氏曾以文名驰誉湘湖。卒后,由其友人辑遗刊行,即为此文。是文卷一为《湖南图书馆分类目录序》谓“不抉四部,即无以容纳新书,不变通杜威十进

  • 广东通志

    ①三十卷,清金光祖修,莫庆元纂。金光祖,满洲人,生员,康熙十二年(1673)任两广总督。莫庆元,番禺学教谕。时朝廷诏谕各省州县纂修志乘,以备一统志采择。金光祖在其序中云:“部檄至两广,臣光祖适备员总督